1、少即是多
《少即是多》
“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是列子寓言《歧路亡羊》中的经典名句,意思是大路因为岔道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
少即是多。想清楚的标志,就是唯一。
下面用几个例子来证明这句话的重要性:
一、一本书改变命运
加埃沃,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人们称他为一本书造就的物理学家。
由于大学时代没有好好学习,以至于他在工作中经常遇到难题,悔不当初的加埃沃决心从头开始,再次进入大学求学,攻读量子力学。
加埃沃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费曼物理学讲义》。他说:“自从这本书出版以后,我连睡觉时都把它放在枕头下面,书中的许多章节使我爱不释手。”可以说,这本书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
想一想,你看了那么多书,哪一本能让你如数家珍?哪一本融入了你的生命?
二、只做了一件事
巴菲特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滚雪球。
他热爱金钱,赚钱的游戏就是他生命中活力的源泉。对金钱的热爱,让他不知疲倦。
他从来不说自己勇敢,只是说自己精力充足、做事专一、善于推理。
他说:只有找对了雪地才可以滚雪球,我就是这样做的。我们一生中要面临诸多选择,要争取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其实就是让自己的雪球在雪地上越滚越大,最好是一边前进一边选择积雪皑皑的地方,因为我们不会回到山顶重新开始滚雪球,生活正是如此。
他精心滚起来的雪球现在已经非常之大,然而他对待滚雪球的态度依旧。他一直认为自己就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从不回望山顶。
三、决策
孙正义花了1年多的时间来想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在读完了四千本书之后,他写了四十种行业的计划。对这40种项目,他全部都做了详细的市场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做出了十年的预想损益表、资金周转表和组织结构图。每一个项目的资料有三四十厘米厚,40个项目全部合起来,文件足有十多米高。
后来,孙正义所创建的SOFTBANK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风险投资商,也是最成功的一个。
要记得,有这么一个人,他宁可花一年的时间专门研究决策,只为选择一个合适的行业。
人生的秘密就是做好一件事儿,把一件事儿做好了,生活就马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提到老子,我们一定会想到《道德经》。
提到曹雪芹,我们一定会想到《红楼梦》。
他们的一生中只有一件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或者说,一件事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而要想要达成目标,在一个特定时间段里,你的目标必须只能是一个。在特定的时间段里,做好一件事,你会变得很牛。
2000多年前,伟大的老子在《道德经》里已经告诫人们:“少则得,多则惑”。
2、
2019.11.22 Day20课程精华第十七节课【用题目增进理解:从越少越好到多多益善】
任何领域的高手,他的训练一定经过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越少越好(少而精)
第二阶段:多多益善(尤其是题目训练中)
❗️揭秘题海战术好还是坏❗️
这并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从少而精到多多益善的过程。
实例说话🤩🤩🤩
1.马太效应造就天才——费曼
“我记得那是在中学,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有个家伙拿着一个几何难题,或者他的高等数学作业里的什么玩意儿凑过来。我不把这个该死的东西弄出来,我是不会作罢的一一这要花费我15到20分钟。
但是在一天当中,另外些家伙拿着同样的问题来找我,那我一眨眼就给他做好。 因此一个家伙花费了我20分钟,而另外五个家伙认为我是个超级天才。
因此,我得了一个虚名。在上中学的时候,人能知道的每一个难题,都一定会弄到我这儿来。人所发明的每一个该死的、疯狂的难题,我都知道。
2.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院士。
初一刚入学时,还没开窍,数学靠背,结果初一期末,数学最差,是3分,勉强及格。那时实行5分制,3分就相当于现在的60分。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李未的哥哥给他每晚出十道题练习。李未又在假期做预习。后来因为这个原因,答对了老师的一个提问而信心大增。
便下决心要把丁老师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能答 上来。因为不知道老师要出什么题,所以他不仅把课本上的练习题全做了,还开始看参考书,把许莼舫先生著的《几何定理的证明》、《几何计算》 、《几何作图》 等几本书都读了,把书上的例题和练习题全都做完了。
起初做习题只是为了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得到表扬,后来渐渐地就变成了一种习惯,最后就变成了一种嗜好,做上了瘾。
于是,我读遍了图书馆所藏的代数和几何参考书,把书上的习题全做完了。到最后,图书馆老师搬出了馆藏的长泽龟之助的三本数学辞典:《几何学辞典》 《代数学辞典》和《三角学辞典》来给我看。由于这些书不外借,是老师们的参考书,就更激发了我的兴趣。每天下午,我一定要到图书馆去做一个多小时习题,一直坚持下来,高一就把高中数学所有的课程都自学完了。
3.清华学子——张玲玲
那一天, 我用了11个小时,才完全掌握住套数学卷子。
一套卷子做了四遍。第一遍用三个小时模拟考试,第二遍对照标准答案打分然后改错。第三遍从头到尾道题道题分析考点,自己的解题障碍,把没有记住的公式或定理,完全弄懂后整理在进步本上。第四遍在A4纸上重做试卷,选择和填空题也写出详细解题步骤,并且要求自己的解题步骤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 书写工整干净。
全身心投入11小时,才完全掌握套卷子,但是真正学到知识的满足感与路实感让我睡了有史以来最安稳的觉。
三个案例揭秘学习秘诀
第一,质永远比量根本。
第二,保住质的前提下,多多益善。
让学习有成就感,成为一个上瘾的过程
3、
20191122核聚答疑分享
【问】学员
老师在向前学的时候,我总会害怕前面的知识丢掉了,即便默写了几次。当新的知识进来了一丁点儿,我又跑回去前面复习了,有时候一天才学会很少的知识,老师这正常吗?我不清晰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才向前推进,推进多少?
【答】核聚老师
1、首先这是很正常的,如果不担心前面学到的知识丢掉了,如果不担心这件事,那反而不正常。好多人都心太大了,心太大了,整天的就在赶进度,都不想之前的知识有没有忘掉,有没有丢掉,那才是不正常的。那会后面会导致一系列的挫败的,一系列的挫败乃至习得性无助。
2、那么怎么办呢?究竟应该怎么办呢?课程里面已经说过了,30天考霸训练营里面,我反反复复一再的跟大家说:只要你想急速推进 高速推进就必须高频回顾;反过来只要你能够做到高频回顾就一定能够急速推进,为什么?一切低效率的原因都是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学了新的忘了旧的,那怎么可能高效率,高效能呢?不可能的,是不是。反过来,你真的有些知识掌握的很扎实很牢固,因为知识具有可压缩性,具有生长性,具有生成性,他自动的就会联想起新的内容新的问题出来,所以就推进的快嘛。
3、那么你问的问题:我不清晰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才向前推进,推进多少?这很简单啊,就是把你已经学过的东西高度熟练,熟练到什么程度,比如说对于题目,那你就想到那道题目重新出现在你眼前的时候,你熟悉到就只差写下来的功夫了,熟练到这种程度,那你还回顾什么呀,没必要回顾了 对吧? 如果是知识的话,随时随地跟别人讲清楚,到这种程度,那你还需要回顾吗?不需要。所以呢,这个时候你自然而然就越学越起劲儿了,他往前跑的那种冲动是自然而然的,而且没有后顾之忧。
考霸训练营-直播答疑-链接在此
4、
5、
20191122核聚答疑分享
【问】学员
老师,我还有十几天就要高考了,虽然我有努力,但是我还是很自卑,如果没有考好的话,我是重新复读还是将就呢?当然如果发挥不错的话应该没什么问题。
【答】核聚老师
1、这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哈。你这个问题提的这个方式,你现在不应该提这样的问题。就是什么十几天就要高考了,考得好的话怎么样,考得不好的话怎么样?你现在就不应该问这个问题,就是这种思维方式是绝大多数人陷入窘境 陷入低效能的一个典型的思维方式。
2、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把握住自己能把握住的点滴。这句话我在课程里面,还有在我的公号文章里面我说过了好多好多次了,对一个字都不能差,就是把握住自己能把握住的点滴。你现在应该反反复复去校对,自己到底掌握了哪些东西,每一科掌握了多少题目,把已经学到的方案复习确保把握住,然后呢能往前多学一道题目,多掌握一点知识就多掌握一点,一点一点的,怎么去做啊?荀子已经说了能积微者速成,不要小看十几天。
3、不要小看十几天,在这个训练营的过程中,前几天刘老师还在分享,他的一位学生,刘老师是高中语文老师,他带的一位学生10天的时间,500分涨到了548分,涨了48分10天的时间。那么我在公号里面就讲了更多这样的案例了,10天可能涨四五十分的,十几天还能涨50分左右呢,对不对?那你可抓紧去做这件事了。方法技巧,那咱们都已经有系统的跟大家都介绍了。还有好多人都已经这么去做了,做出那个效果出来了,那你就一步一步跟他去对标,去卡那个环节。就做成每个小时都可以往前推进的。
4、 那么很多人的问题呢就在于,他老想着遥远的事情,未来的事情,未来的将要发生的事情,做得好啊,做得不好啊,是成是败是得是失,整天患得患失,大部分精力都耗在这里面了,那是一个无底洞啊。真正的高手怎么去做,始终是把握自己能把握住的点滴,OK,这样心里踏实了,那你就有一些时间可以专门用来去谋划去设想,设想未来它的远景是什么?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极端状况是什么?这是高手的思维方式,从现在开始就要训练这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考霸训练营-直播答疑-链接在此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