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拾遗”(ID:shiyi201633)
前段时间去一家公司参观,
看到墙上贴着一段话:
“
诸葛亮从来不问刘备:
为什么我们的箭那么少?
关羽从来不问刘备:
为什么我们的士兵那么少?
张飞从来不问刘备:
兵临城下我该怎么办?
于是——
有了草船借箭,
有了过五关斩六将,
有了据水断桥吓退曹兵……
赵子龙接到进攻军令时只有20个兵,
收获成果时已攻下十座城池,
多了两万兵、增了三千匹马,
军令只是写着:攻下城池。
——献给默默做事不找借口的人!
”
大家看了是什么感觉?
反正我看了就是:真扯淡。
能写出这种洗脑鸡汤的人,
《三国演义》应该都没正经读过。
但现在很多老板很多领导都是这种思维:
又要马儿快点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03
2016年初,
我还在做记者的时候,
一个研究生导师向我吐槽:
“哎呀,现在的年轻人,
真是越来越不听话了,
一点苦都吃不了,
让他们帮忙做点事情,
总是推三阻四。”
我听后,就问他:
“你一个月给他们多少钱?”
“博士生300元,硕士生100元。”
我听后,心里默默说了一句:
“给这么点钱,你还想怎么样?”
这个导师有两句名言:
吃亏是福
年轻人不要计较一时得失
我也认同这两句话,
但这种事不宜做得太多。
偶尔吃吃亏可以,
总是吃亏就不是福了。
偶尔不计较得失可以,
但总是不计较得失就是……了。
在悉尼做建筑工的“波赛冬的三叉戟”
知乎上有个很火的提问:
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吗?
很多老板很多领导都在那感叹:
“现在的年轻人普遍吃不了苦了!”
“就是啊,没有奉献精神。”
“不能接受996的工作方式。”
“经常抱怨工作累,动不动就离职。”
对于这些老板和领导的感叹,
90后网友“波赛冬的三叉戟”说了一段自己的经历:
我是985大学毕业的,
也是省会城市小康家庭出身,
独生子女,从小没吃过什么苦。
可我去悉尼做了建筑工。
工作其实很累,特别是夜班。
晚上6点上班,第二天凌晨5点下班,
中间大概有一个小时的休息。
工作内容就是拆房子、装修柜子等。
每天上完班,都感觉腿要断了。
虽然一周要上50小时,
但工资算下来有7000多块,
一个月加起来可以拿到3万,
所以我乐得从“天之骄子”转变成建筑小工。
“建筑工虽然很辛苦,
但你一个月给我三万,
我觉得辛苦点是值得的,
你给我一个月4000块……
滚你丫的,别打扰劳资修仙。
其实年轻人依然可以吃苦,
只要钱到位,什么姿势都会。”
有的网友回答:
“不是年轻人吃不了苦,
而是年轻人越来越不好骗了。”
“不是年轻人不能吃苦,
而是现在的中年老年人,
需要用能否吃苦的洗脑方式,
让年轻人给他们挣钱,
并堵死他们替代自己的道路。”
“我为什么要吃苦,
吃苦我能得到什么?
你剥削了上一辈人的劳动力,
还想低成本剥削下一辈的劳动力,
你咋不上天跟太阳肩并肩呢?!”
……
年轻人近视眼多,但不瞎。
2018年9月26日,
海底捞成功上市,
市值冲破千亿港元,
成为全球第五大餐饮企业。
海底捞成功靠什么?
毋庸置疑——靠服务。
海底捞为何能把服务做到如此极致?
秘诀就是创始人张勇的那句话:
谈钱,才是对员工最好的尊重。
海底捞员工为何愿意拼命搞好服务?
因为老板舍得给钱。
随便举几个例子吧:
海底捞会安排优秀员工出国考察学习,
或者安排他们去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海底捞的宿舍都是档次比较高的小区,
并有人负责清洁卫生。
若夫妻二人都在海底捞工作,
海底捞还会提供条件更好的宿舍,
方便两人共同生活。
工资和福利更是不用说了:
“海底捞建立了完善的晋升制度。
普通服务员月薪就能超过4000元,
而且只要肯努力工作,
升职加薪很快。
一名普通员工如果干得好,
几年内就能有机会成为店长。
海底捞一个店长月薪能拿多少?
少则月薪两万,多则七八万。”
黄铁鹰老师写过一本书,
这本书叫《海底捞你学不会》。
他在书中说了一件事情:
一个餐饮大佬找到我,
让我帮他挖一个人?
我问:谁啊?
他说:海底捞北京大区经理袁华强。
我摇头:我不挖海底捞的人。
他问:为什么?
我说:因为挖不动。
为什么挖不动呢?
因为张勇给的钱太多了。
张勇说过这么一段话:
“在海底捞工作非常累,
能干到店长以上的人,
都对海底捞做出了很大贡献。
所以不论出于什么原因,
只要他们想走,
我就会送‘嫁妆’。
小区经理走,给20万。
大区经理走,送一家火锅店,大概价值800万。”
黄铁鹰问:袁华强走,你会给800万吗?
张勇说:一定给。
舍得给钱,
大家自然愿意跟着他玩命干。
“焱公子”的著名文章:
和一个朋友合伙办了个文化公司。
开业第一件事,
我们给公司树了个很有逼格的定位:
做一家有温度、有情怀、有归属感、有幸福感的新型创业公司。
为落实“四有”,我们决定:
不加班、不打卡、每周只开工四天半。
这些噱头吸引了不少眼球,
很多人慕名而来。
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
但这种状态并没能持续多久,
才过了几个月,
就有员工提出辞职。
我当时有些惊讶。
她直言不讳地说:工资太低了。
可她不好意思提涨,
一是工作量不重,
二是知道公司业务不是很理想。
思来想去,只好另谋高就。
去年,萧山姑娘求职事件很火。
一位家住萧山的姑娘,
看见一公司招财务,就去应聘。
结果,一聊到薪水问题,
老板就开始转移话题灌鸡汤:
“一付出就想回报,机会已经远离你。
一做事就想利益,收获已经远离你……”
绕来绕去,绕得姑娘烦了:
“工资究竟可以拿多少?”
老板没法躲了,就说了。
姑娘问:“怎么比招聘启事上少这么多。”
老板就把姑娘狠狠教育了一顿:
“十种人拿不到高薪:
想双休的人,
想朝九晚五的人,
不敢担当的人……”
萧山姑娘把和这老板的聊天记录传到网上,引起一片共鸣:“我们老板就是这种人。”
人力资源专家管宏:
“如果老板一直只跟你谈理想,
不跟你谈钱,那你可以把他炒了,
因为他跨越了你的生存需求。
面包还没有呢,
谈诗和远方有何意义?”
海底捞张勇说,
谈钱,才是对员工最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