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温哥华。
好像时差还是没有特别恢复过来,现在是凌晨5点,其实我好像是从2点多开始就保持了半睡半醒的状态。
这是第二次到温哥华,上一次好像是5-6年以前,2012年的温哥华,当时应该是深秋,我记得我和同事一起,穿着有点儿厚的羽绒服,走在温哥华的秋雨中。
过来出差4天,好像连着3天都是阴雨。
这算是第二次踏上北美的土地,时过境迁,但看上去这里的城市没有太多改变,而且居然有一点点破旧的感觉。
依稀还记得那个时候从skytrain看到整个downtown时候的震撼感,看惯了北京的“摊大饼”,却是第一次看到围棋盘一样的城市。
5年的时间,这座城市好像有些失落的样子,而在这5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摧枯拉朽的改变一切,有时候觉得,真的不像是生活在一个五千年国度里的品格风貌。
所以就有了这里的人自嘲自己是“温村”。
直观的感觉是华人很多。出国的违和感在一点点变少,这算不算是全球化,还不好判断,但从一个中国看来,好像世界正在一点点的中国化。走在街上黄皮肤的人随处可见,中文也开始遍布很多商业区。据说列治文华人已经是快2/3的天下,而整个温哥华,华人的比例已经是25%。
中国的变化,是不可思议的。5年前我们工资水平大概是这边的三分之一,现在好像已经有一些些超越的趋势;5年前过来觉得看什么都很贵,现在换算过去顿时觉得咖啡的价格好像已经是国内的三分之二,一顿正餐也要大概40到50人民币的样子,和国内的感觉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方面,移动互联远远没有中国普及,打车、吃饭、支付还处于现金的阶段,下午去了趟奥特莱斯,品牌服饰价格果然只有国内的一半甚至不到,但款式样式来看,也不是特别让人想买,且尺码巨大,基本上没什么可穿的。
大街上人的风貌还是开心的样子,这一点好像就没有国内的紧张感,北京、上海,站在CBD望去,有时候会有点点到了东京的错觉,人人脸上都是紧绷的神情,不见什么放松的样子。
突然想到,对我们来说,西方更有趣的,不再是物质和城市,而是价值观。
遇到一个这里生活三年的朋友,谈到两点。一是不加班文化。一方面因为加班费昂贵,另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每个人都比较独立。二是中产阶层的被消费感。大小政府之争说了很久,其实也没有什么定论,只能说中国政府之所以强大,是从性质上把自己变成了国家资本主义,在中国,国家是第一位的,所有的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科学教育都和这个庞大的公司组织息息相关,集中资源、高效运转是这个国家的特色;反观西方,应该是一般意义的资本主义国家;所谓的资本是独立的公司和私人的消费空间以及个体的税收,这种情况下,中产阶层的出现一方面拉动消费,一方面提供税金支持政府运转,按照朋友的话说,最富有的人和最贫穷的人在温哥华都很快乐,然而中产阶层就很辛苦,工资48%拿去交税,消费12%拿去交税,然后政府统一分配税收,而中产阶层好像管理自己的资金一样通过选举去管理政府。这个模式,西方运行了上百年,如今来看,是不是最有还有待观察。
最后我直观的,看到身材不错的人很多。这一点也是国内不太常见的。国内是整体偏胖;这里是两极分化:胖到方型的人也看到过,胸大手臂粗的也很常见,据说是因为娱乐活动少,大家纷纷来举铁,这方面可以从饮食、娱乐方式、生活态度几个方面分析。西餐蛋白质摄取量高;娱乐方式更偏重线下;生活态度来说相对比较直接,而好的体态给人的信任感更强,显得更加自律。户外运动的大市场好像在中国还没有开启,这边倒是从孩子教育方面就开始采取傻玩儿方式的放养,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更重视体态和沟通能力。想到哪里就随便写写,后面的事情还有待观察。
总之今天从温哥华去维多利亚岛,然后就飞Calgary,城市部分应该就告一段落了,后面的精彩应该是自然资源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