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中秋,必备月饼神器。五仁月饼喜提大闸蟹,终于从“冷宫”走出来了。吃不完的月饼成了度度今晚的宵夜……其实除了中秋,每个传统节日都标配着一种美食。
春节——饺子
元宵——汤圆
汤圆最早叫“浮元子”,由糯米粉搓成球状,用黑芝麻、猪油等做馅。味道香甜,入口顺滑,意味着阖家幸福团圆。但糯米粘性大,不易消化且馅的甜度高,肠胃不好和肾病患者可不要贪吃哦!
腊八节——腊八粥
传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教鼻祖——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每逢腊八,寺庙的和尚都会煮牧女——苏耶旦给释迦牟尼做的乳糜,以供奉得道之人。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在现代而言,不如其它传统节日受关注。
端午节——粽子
“年年端午风雨兼,似为屈原陈昔冤”。屈原坚贞爱国,宁死不屈的精神传唱至今,令后人敬仰,成为了世界和平理事会评选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粽子作为端午节庆食物,沉淀着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流传到东南亚诸国。端午节作为屈原的忌日可不能祝快乐哦!(不过现代人也不会太在意这点……)
清明节——青团
青团是南方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每逢清明,村民们都会采摘艾草,压榨成汁,拌入糯米粉再包裹豆沙馅或莲蓉。不甜不腻,带有青草的芳香成为了清明踏青的必备美食。
重阳节——花糕、菊花酒
“织工一饮登高酒,蒸出枣糕满店香”重阳节祭天祭祖,祈福求寿,与父母长辈饮酒品糕,一番孝意浓浓。
元旦节——年糕
“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将糯米煮熟,然后用擀面杖反复捶打致使成团。口感酥软香甜,寓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中元节——濑粉、鸭肉
中元节乃中国之亡灵节(一提到鬼节,不禁怂了一下)。“鸭”与“压”谐音,且鸭爪呈耙状所以吃鸭子为了压住鬼魂。
濑粉在广东又叫“桂粉”,长、韧、爽、滑,口感极佳。中元节濑粉配合着鸭肉一起食用,美味无比。现今可用来搭配各种膳食做正餐,备受欢迎。
七夕节——巧果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七夕节不只有狗粮,还有入口松脆的巧果。
总的来说,糯米是各大应节食品重要原材料,没有规定的做法和馅,只有暖暖的温情和节日气氛,等你来品尝。
外国篇
复活节——彩蛋、热十字面包
彩蛋其实也就是用水彩在鸡蛋上画出五颜六色的图案,鲜艳的颜色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和耶稣复活。当然也少不了繁殖力极强的兔子,象征着新生命的缔造者。
十字面包的十字花纹代表着耶稣的十字架,意味着耶稣替代人类承受神之责罚而死
圣诞节——火鸡、玉米粥、树干蛋糕、姜饼
其实在国外,圣诞节不是吃糖果,更主要的是吃烤火鸡和玉米粥。
烤火鸡起源于英国移民为了感谢救助他们的印第安人,移民们举办了感恩晚会,用火鸡来款待印第安人,是西方人过圣诞、感恩节必备美食。
树干面包是法国圣诞节的甜点,作为圣诞大餐的最后一道食物,现在不少国家流行。
姜饼是德国圣诞节的小酥饼,通常用姜、面粉等制成。
万圣节——南瓜派、苹果、糖果
每当万圣节熊孩子们都会提着南瓜灯,穿着奇装异服,挨家挨户去要糖果。如果你敢不给糖果,孩子们就会想方设法来整蛊你。而南瓜派是万圣节的应节食物。
总的来说,外国传统节日与中国不同,往往带有一定的宗教意义。虽相隔千万公里,但节日的纪念、欢乐、祝福意义是相通的。
还有个感恩节,应节食物和以上差不多,度度就不重复了。
每个节日都没有统一特定的风俗,按照当地具体情况选择独特的方式来度过佳节。美食是情感的载体。节日的意义不仅在于放假,更在于寻找与家人朋友相处的好机会,享受难得的温情。最后度度总结一下每个传统节日对应的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