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处世之道

   最好的处世之道:寡言,人勤,心静。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孤独的岛屿。赤条条地来,干干净净地走,只为这中间几十年的经历,来让我们了解为什么活着的意义。

没有任何人能完全感同身受另一个人,外部赋予我们的感觉只能冷暖自知。哪怕再亲密的爱人,父母,也无从等同我们所有体验,这是从生理个体上就被局限的。

每个人的孤独各不相同,偶尔觅到知音,能够促膝共诉衷肠,已算人生一大幸事。

更多人没有那么幸运,所以我们只能学会与自己相处。照顾好你身体的每一个器官,每一寸肌理,感受身体传输给你的反应,那是它们在表达的声音。你要仔细倾听,细细捕捉,你要热爱你的身体。

大脑给了我们一个精神世界。通过外部媒介,吸收咀嚼的不同程度以及结合我们自身过往的映像,我们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国度。而外部媒介是客观存在的,甚至要表达的也都是他们经过筛选想要输出的东西,这些东西如何被我们吸收转化,完全取决于我们自身。生活中更多时候,我们只是走马观花。

生命以时间为载体,看似漫长,实如白驹过隙。在社交工具泛滥的今日,与其在空无目的的交流过后碎一地尴尬,不如寡言慎独端好自己心中那碗可盛的心。


人勤,春早。

为了生活,我们追名逐禄。凡人的生活,一布衣,一粗茶,已是最闲适的需求了。肉体凡胎,还免不了会生病落疾。

更何况是在如此经济发展高速竞争激烈的时代,为了得到更好的物质保障,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交换价值。物质其实是最好得到的,因为随着社会分工的专业明细化,你又多大价值都可以得到等额的物质交换。所以,不怕赚不到,就怕人懒。

我们对社会的价值输出,得到相应的回报,以至于减少因物质匮乏带来的烦忧,让但凡只要是能被物质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影响了生命中的其他情怀。但现实社会,我们芸芸众生又有多少人能不为一个钱字烦忧,多少人终其一生也实现不了财务自由。活着,虽是一种生命状态,理应独立剖开存在,但却从来都与生存相互交杂,像攀援绵延的藤,缠绕着生命的树。无法说清这是束缚,或是依附。



浮世最难得的,怕是心静。

生命原本就是最真实,最简单的自然存在。外界的尘,素来无法阻挡,但若守不得心门,让浮世的尘沾染斑驳了心台,那就永远不得安宁了。

但现实无法逃离。我们只能在外部环境与内心世界之间择主而栖,各行其是。外界有外界的逻辑发展,内心有内心的选择随顺,最怕的就是分不清自己的归自己的,命运归命运的。

把心静下来,该按规则做事按规则做事,想依心之所向游走人间便跟着感觉走。生命也就那点真实最为可贵了。等到回首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就像你为生活奔波行走的漫漫人生路上散落的璀璨宝石,在最深的沙漠里熠熠生辉。

不断行走,不断修身养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浪天涯 伴随枯叶片片风尘沙 难掩真风雅 不为痴情就爱花 花太香 花下风流花死花无常 不带一点伤 只在乎爱过她 .....
    猫扑民工阅读 460评论 1 1
  • 12.2.2 遍历目录 opendir -- 打开目录句柄语法:resource opendir ( string...
    曹渊说创业阅读 861评论 0 0
  • 曾国潘的日课十二条中有记: 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为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写日记,须端楷,凡...
    浅笑言兮阅读 63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