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领域,生长自北大的黄色“ofo共享单车”与来自上海的橙色“摩拜单车”发生碰撞。二者都在十月份获得了C轮投资,也都被称为“自行车界的Uber”,那么谁将胜出呢?当共享经济碰上单车,又能擦出什么火花呢?
摩拜单车与ofo单车是什么
Ofo单车:用户使用时通过APP或微信公众号内置地图找到附近车辆,发送车牌号,获取密码解锁“小黄车”;归还时,通过微信付费并就近上锁即可,无需归还至指定车桩。
摩拜单车:下载APP充值299押金后扫描二维码解锁自行车。到达目的地后停在可停放自行车的地点即可完成还车步骤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摩拜单车针对于自行车的特点,设计出了4年免修的自行车。
他们的共同点:同样是自行车没有固定的停靠点,同样是分时租赁。他们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商业模式不同:摩拜单车是彻彻底底的B2C而ofo则是C2B2C与B2C的结合。摩拜单车重产品轻运营:所有单车都是自造单车,重硬件,通过硬件,摩拜对公共自行车的痛点早期做了很多调研,在技术、产品上有较多创新积累。从“四年免维护”的角度出发,研发了独特车型,5条幅轮毂、铝材车体、实心轮胎、不加装篮筐,智能U型锁内置物联网和GPS芯片可以实时定位,并通过骑行产生的动能充电。减少甚至杜绝自行车的返修率。ofo有一部分车来自校园的“僵尸车”和校友共享,但是大部分仍然是自营单车。但是他的运营模式相较摩拜单车却轻了不少,在于每辆车的成本不到300元。
融资到C轮不确定性依旧明显:
两种风格迥异的单车共享平台都融到了C轮的融资,市场未间分晓,不确定性依旧很大。因为二者同样面临着两个共同的问题:盈利问题和自由取停对人们道德文明的考验。
摩拜单车的自行车造价太高,前期投入过大,据悉一辆摩拜单车的费用高达3000元。而已经和滴滴融资后必将扩展服务范围的ofo一旦跳出校园,就要接受更加复杂的情境考验,维修成本较高,丢失率和报废率都将大幅增加。
作为公共自行车的替代和补充,用互联网思维解决了停车固定等公共自行车的弊病,但是根据网络上频频爆出的好车被破坏车牌、加锁、丢弃等等现实中尴尬的现象。与Uber滴滴不同的是,单车是“无主”的。虽然它的所有权属于运营商,但是运营商却无法管制,而使用者也从不把它当一回事,随意使用,随意丢弃。
改善用户体验,是真命题吗?
这两个公司做这个项目都是想解决公共自行车受停靠点的限制这个痛点,但是细想一下,他们真的做到成效了吗?由于单车没有指定的停靠点,对GPS的依赖很大。网络上已经有很多人对单车GPS的误差提出怀疑。那么这样又真的能节省用户找车的时间吗?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好了。此外还有单车的使用体验。摩拜单车的设计,让它重达25公斤,是普通车辆的2倍,很多用户是体验过一次后再也不想做回头客的。ofo单车的损坏比如刹车失灵等等也会让用户的骑行体验变差。
利用“社群力量”快速占领市场
波兹曼在《共享经济》中提到“协同消费”的四大原理之一是“群聚效应”。ofo和摩拜都有他们自己的方式,比如摩拜单车的外观就和十分炫酷,像是行走的广告牌,引得很多人在社交平台上拍照分享。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就像《欲望都市》里的凯莉在招聘助理时,第三位面试者手拿一款LV名牌包,但是当女主问正在同三个人共同租一间房子的面试者如何买的LV时,她很骄傲的回答“是在一个平台租的”。很明显,这在当时,包包的共享已经产生了群聚效应,人们会认为这种别于普通的东西时尚,人们愿意去追捧他,当人们很骄傲的说“我用的是这个”时,群聚效应也就达到了,那产品的用户数量和使用频次就不再是个问题了。
总结
虽然问题和考验仍然很多,共享单车仍然引领着低碳出行、健康出行的趋势。一二线城市地铁线路快速发展,意味着最后1~5公里的短途出行仍然有巨大的刚需,骑行将越来越受青睐。
在“出行最后一公里”领域,已经告别各企业自由生长的阶段,下一阶段的竞争必将加剧。相比汽车,自行车领域门槛较低,目前两家企业没有形成规模,也未能形成很高的技术门槛,这就意味着随时有新玩家“进场”,不妨大胆猜想将很快有类似滴滴、Uber、易到用车的火拼状态,还有诸多创业公司以复制模式的方式出现。摩拜与ofo也正不断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改变中国城市的共享单车能走多远,还需我们拭目以待。
2016.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