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飞跃心灵的交流成为可能?我们经常听到很多人说这样的话:细节决定成败。也许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定律。在纪录的过程中,对于细节的捕捉也是如此。几个精彩的细节,足以让一次纪录变得熠熠生辉。
那么,纪录的细节到底在哪里呢?它可能贯穿在我们纪录的始终。纪录的前期拍摄让我们可能采集到影像的细节,同期声的细节,事件发生和发展的细节;纪录的后期制作让我们可以根据客观纪录和主题的需要,表达出剪辑的细节。剪辑的细节是在客观纪录的基础上开出的诱人花朵,它能更加集中地表达纪录的情感和主题。这样的细节包括影像剪辑的细节,解说词的细节、后期附加音乐、音效的细节。
影像的细节和解说词的细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影像的细节或许是一个特写,或许是一组影像的合成剪辑,或许是一幅或多幅对比强烈的画面,或许是一个章节中的某个影像段落;解说词的细节就和小说一样,焦点式的细腻文字和段落描写。这里的一个细节告诉人们的是无数的画面和那些看不见的心理活动。那么,音乐的细节又是什么呢?
音乐的细节与其它细节的本质差异在于:在纪录片里,纪录音乐的细节不可能独立存在。它依附于纪录的情感,而音乐与情感,必须以画面作为载体。这样,音乐才可能发挥作用而存在。它对影像的依存是相当强烈的,失去了影像,音乐就失去了纪录的传达和表现功能。因此,当纪录故事发展变化的高潮来临时,当纪录对象或事件情感的淤积到了某个爆发点的时候,如果此时能够恰当地加入音乐,并与推进的高潮和迸发的情感融为一体,那么纪录音乐的细节与表现的张力也就出现了。
音乐的细节是否运用,用在什么地方,这与纪录故事的发展和情感的需要息息相关。不当的运用反而会削弱纪录本身的魅力。一个完美的音乐细节对纪录的情节和情感将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带着强烈情感力量的催化作用如同奔腾的河水,畅快地连接起纪录与观众的交流渠道,在顺畅的交流中达到欣赏愉悦的高潮。
除了纪录音乐的细节之外,纪录片中是否还存在其它的音乐呢?答案是肯定的。如同电影一样,电视纪录片也有可能需要背景音乐,这些背景音乐在营造、渲染气氛时也能收到很棒的效果。它能打开纪录的张力,让客观记录更具美感和艺术气质。也如同所有的艺术表现手段一样,音乐也需要细节,这种细节是纪录中核凝聚的力量,它将摧毁情感交流的障碍,让交流变得一泄千里,酣畅淋漓。
在音乐具体运用的时候,怎样选择音乐,用什么音乐合适,这常常会引起大相径庭的争论。我们一直在讨论,音乐与纪录的情感是密不可分的。源于这个观点,音乐的选择应该服从于情感表达的需要。如果纪录的情感适合用某种节奏、韵律的音乐来表达,我们就选择它。而不是首先强调音乐属于那个地区或国家,在这时候,音乐就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当然,如果我们的纪录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或某种明显的指向性,那音乐的运用可能在加入地域元素后会变得更加完美。尽管如此,我们也绝不能被地域或者民族这样的因素所限制,丢掉了音乐表达情感的的核心。判断音乐在纪录中运用是否得当的标准,应该是音乐是否恰当地表达了纪录的情感。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音乐能够在我们的纪录中得已自由飞翔的力量源泉。
音乐是人类和大自然共鸣而创造出的最美妙的声音。让音乐与我们纪录的情感完美地融合,与纪录的客观事件一道,生出自由翱翔的双翼,飞入观众期待的心灵。
作者:冯晓华/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