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8/焕椿Olivia/阅读拾遗
书名:《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作者: 比尔·博内特
比尔·伊万斯
利用国庆长假,终于把《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这本书看完了,未开始阅读本以为只是一本职业规划书,阅读读完不得不惊叹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逻辑思维推理层层递进。分析评测我们目前的生活从提出我们存在的问题是否是重力问题。重力问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无法解决的问题(地球引力问题),一种是不具备可操作性的问题(如提高诗人平均收入的问题),经过仔细一想,自己也经常在重力的漩涡中无法自拔,要知道,只有接受了现实,你才能拥抱美好的生活。
面对重力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接受它。接受也是优秀设计师一开始必须明白的——这就是“你在这里”这句话的含义,即设计思维中“接受”阶段。接受也是设计人生的起点。人生设计的起点不是你希望到达的地方,更不是你觉得自己应该在的地方,而是你当下所处的真实位置。
在当下所处的位置开始设计人生,我们要把生活分为不同区域——健康、工作、娱乐、爱。像设计师一样思考时,请记住:预测未来是可能的。由此可见,一旦那设计了某个目标,它就会改变你潜在的未来。
虽然我们无法知晓未来,但是在我们开始设计之前,我们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起点。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我们需要一个指南针。
在这个世界上以及我们的大脑里,总会有各种强有力的声音告诉你应该做什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有很多人给我们树立了应该如何生活的榜样,一不小心便会跟着他人的指南针,复制他人的生活,要想避免这种方法就要清楚阐述自己的工作观和人生观,为自己创建独一无二的指南针。
反思你的工作观,试着问自己这些问题为什么工作?工作意味着什么?工作和金钱有什么关系?一个人的经历成长成就感和工作有什么关系?如果没有工作观,我们很难创建自己的指南针。
同样要反思我们的人生观。问问自己为什么在这里?生活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家庭,国家和周围世界的融合点在哪里?
任何时候当我们改变现状,追求新目标,或者对自己的工作困惑时,那么就停下来。在开始前,检查我们的指南针,为自己定位。
试着去提出问题,这是一个问题比答案更重要的年代,学会提出一个好问题,往往一切就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