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平均的终结》,这是参加读书会时某位地产界大佬推荐的,当时是在指出不要盲目相信平均的概念,尤其是在谈论房价的时候,如果剔除当年的福利分房和房改房,那么均价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书中首先讲述了平均/标准概念是如何形成,以及平均/标准概念是如何看似合理而实际上无法具体化/物化成一个具体的人或者事物,对个性的忽视正是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作者通过关于个体科学的三个原则:锯齿原则、情景原则、途径原则,尝试去取代我们依赖的平均主义。在HR招聘的时候,在上学参加考试的时候,统一的标准挡住了在某些方面超群而不够平均的优秀人才,向标准化的妥协牺牲掉了个性,而个性是之所以你是你,我是我,我们走不同的路,各有成就或者不成就的原因。那么终结平均,发挥个性才是未来应该有的方向。
有句话很喜欢“道路不止一条,胜算最大的是人迹罕至的那一条。”
正如书中所讲,人的体形是否完美并不能以群体平均的身高体重胸围来衡量;考察学习的成果,单纯使用A+B-或多或少还是片面;而来自常青藤985等的简历筛选标准把大量出色人才挡在了企业门外。对平均/标准的追求牺牲掉个性、卓越,如今变得越来越得不偿失。我的一个同事在面试需要用英文辩论的时候因为害羞和不太灵光的口语几乎没有参与感,理应是被第一轮淘汰掉的选手,但是因为其敏锐的观察、关键的判断还是打动了面试官,进入了program,并在短短两年成长为逻辑缜密、谨慎判断的优秀交易员,事业发展也称得上年轻有为。
我也算是从事研究分析工作,每天处理数据、甄别数据占用了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面对大数据的时候,常用的方法就是平均,算数平均或者加权平均。对某个地区某种产品价格进行平均、对调研数据平均来估算整体的情况、对气温降水量平均带入模型计算,等等。现在我禁不住想,如果不平均会怎么样?还有什么好的替代方式吗?尤其是当研究群体消费行为变化、网络使用习惯这类问题处理庞大的数据量时,个性几乎消失,都变成热心网友的一员。
就个人而言,这个问题又有点儿像个性和平庸。或许出于各自的考量,有人不甘平庸,有人选择平庸遮掩锋芒。就我自己,似乎有点儿过了充满野心的阶段,获得多大的成功,做到什么样的职位,赚多少的年薪,似乎刺激已经不够大。越来越在乎自己是不是过得快乐,自己的眼界和知识储备是不是在扩展而不是相反,在乎能不能对自己对家庭负责,能不能教育好下一代(如果有的话)。这也算是我主动选择的平庸,而不是被动的平均吧。
像是在给自己的懒癌洗白,笑。其实我尚不知道那条人迹罕至的路要怎么走,只是在摸索。也许走着走着,寻到一条胜算次大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