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东北一处山里的小村,被森林拥抱,被田地铺就,几座日式小楼林立各处,阳光之下,从烟囱里飘溢出淡淡的炊烟——这就是小森,一座静谧中透着暖暖人情的日本小村。
森淳一执导的《小森林》系列中的故事便发生在这里,市子从城市回到家乡,在农耕的闲暇,通过自己的研究,母亲从前的指导,邻居的一步步发展,从各季的自然中获取了一次又一次味蕾的享受。《小森林:夏秋篇》更像是一个前兆的铺垫,大量的美食制作让人感受到日本乡下的美味,而对于一些邻里之外人情,影片也只是在各处稍微提起,最终留下一个悬念。
由于没有悬念的解读,《小森林:夏秋篇》整体上都保持着缓慢的叙事节奏,和谐毫无冲突的故事氛围,影片整体也多采用自然光作为主要光源和旋律温婉的轻音乐作为BGM,唯美温和而不做作。
《小森林:夏秋篇》将时间局限在夏秋二季,可以说还是表现得十分成功的,除了通常运用到的乡村全景拍摄以及农人的农耕活动记录,主人公自述旁白中的地理生物知识也蕴含着纪录片的元素,同样为夏秋季节的氛围表现得淋漓精致。
有人说,《小森林》像是“舌尖上的日本农村”,那么实际上《小森林》与《舌尖上的中国》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纪录片,作用了大量的微观镜头和升格镜头表现了美食的制作过程,而人情味的表现也相对明显突出;而《小森林》作为一部电影,导演并没有大量运用微观镜头和升格镜头,而是有条不紊地将一个又一个美食的制作过程和展示表现在观众面前,而对于人情味的表达,《小森林》就更加具有艺术效果——运用时间线的交叉剪辑,将从前母亲做菜的样子和如今自己做饭的场景交织在一起,甚至利用分镜头将两人跨时空地拼贴,表现母女心有灵犀的亲情;又直接通过邻里之间对美食的钻研交流,将邻里和睦之人情包裹在美食之中。
至于市子,我们通过她对不同人——邻里,水电局的工作人员,邮差等——都保持着一颗热情的心,然而电影少有的几处插叙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她,一个在爱情和亲情上都被孤立的女孩儿,内心的坚强和倔强。她说,下山的路只要走半小时,上山的路我不知道,也许也是一种对母亲突然离开的抱怨,和对母亲归期毫无目的的期盼。而邮差的问候以及邻里的关照都能体现出他们对市子的关心照顾,当影片的最后,市子收到了母亲福子的信,镜头聚焦在她凝视信封的双眸上,全景镜头中,邮差已经走远,她却依旧站在门口,一动不动,那一刻,女孩儿内心深处的脆弱才暴露出来,那一丝的期盼才展现在观众面前。
影片最后,伴随着片尾曲,一组长镜头和跟镜头记录下了市子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下山的小路上,脸上的笑容一点点展露出来,我们可以看做她是在放飞内心,释放心中的压抑。
片尾曲中唱到,“黑暗的森林里水滴的气息,侧耳可倾听;温柔的风狂放地吹,是为了治疗伤口;有时候,虽然什么都不明白;事到如今,我想告诉你,我已明白……”下山的路都是下坡,市子一路飞驰,山风携带着乡间的人情,那些被美食寄予的人情,裹挟着她,那一直以来淤积在内心深处的压抑顺势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