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
本文是个人在探索笔记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包含对已有笔记体系的反思、新笔记体系的思考、一些构建技巧
在4.0之前有过两个版本的探索
4.0算是一个比较大的进步吧,它是我对知识管理的入门窥探,在4.0之前都是收集与整理,4.0开始是思考与反思,只有思考与反思在内的笔记体系才算是一只脚踩进了知识管理的门槛,也是做笔记这件事质变的标志。
以下是探索过程中的一些参考资料
- 大象学院 《21天知识管理OS训练营》
- 网络的碎片化知识
- 一些整理类、阅读技能类的书籍。如《整理生活》,殊途同归,归纳整理的思维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
二、笔记体系的演化
2.1 v4.0的探索
在笔记3.0构建完成后,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自我满足后,越来越觉着3.X在使用中缺乏灵性,而且在自我成长的帮助上有所欠缺,所以一直在寻求一种解决方案,于是把之前买的课看了一遍,然后又找了一些收纳整理的书,比如《整理生活》,试图在分类整理上找一些灵感。
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后,总算有了点灵感,开始不停地尝试新的体系,经过漫长时间的折腾,终于把4.0体系构建完成了。
2.2 v3.0的缺陷
1)笔记本的划分跟实际使用频率不符
- 有些笔记本使用频率很高,而且笔记的条数越来越多
虽然有检索功能,但是检索的前提是知道关键词,在不知道关键词的时候,想找有用的东西就很费劲了。
比如有时在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我就会翻翻相关领域的笔记,看看之前是否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如果笔记本过于臃肿的话,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需要的知识。
笔记本属于知识检索的目录,扫一遍就能知道你需要的在哪是最理想的状态
- 存在不少无用的笔记本
当时构建笔记系统的时候,觉着可能会用到,就建了个笔记本,事实上后边也没用到过。所以建笔记本时不要想当然,主要还是看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学习内容。
2)多个软件整合使用,精力耗费较大
之前很多笔记都是mweb写完后发布到印象笔记中的,虽然在书写体验和笔记样式两个方面比较占优,但是后期修改不方便。因为在阅读笔记时,想修改或者加点东西,还需要打开mweb找到笔记进行编辑后发布(因为印象笔记支持的格式有限,直接在印象笔记上修改会破坏整篇笔记的样式)
3)没有很好地利用好新出的一些功能
印象笔记最近更新很快,出了一些比较好用的功能,对于整个笔记体系甚至有着颠覆性的影响,比如空间功能,可以在一些场景代替笔记本组,尤其是在协作方面比较占优。
2.3 v4.0的改进
1)理念的更新
- 笔记本的使用不要过于死板
当某一个笔记本过于臃肿时,可以对笔记本内笔记再归类后提取出一个新的笔记本。因为笔记数的快速增长,说明当前阶段对于此笔记本的依赖比较重,提取出新的笔记本后,对于日常的查阅也是方便的。
- 主题学习法
学习一个新的知识(主题)时,找一堆相关的书籍、论文等资料,通过大量阅读和思考达到快速入门的目的。
笔记作为辅助手段,新建一个笔记本,搜集各种资料,经过思考梳理后,最终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比如学习Spark时,可以新建一个Spark的笔记本,将搜集到的Spark知识都放到这个笔记本中,然后再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最后再融入到知识体系中。
- 笔记应该专注于自我成长。
笔记不应该只是搜集与整理的东西,思考与反思更应该占据比较大的篇幅。
2)重新规划笔记本组
- 新增学习模块的笔记本组。
因为学习模块积攒的笔记越来越多,而且学习的侧重点也在不断地变化,所以将学习模块的笔记重新整理了一遍。
灵感主要来自工作,因为未来更多的想专注于大数据领域,所以特意将大数据作为独立的笔记本组。
开发与运维部署是日常工作的笔记,比如一些代码段和各种服务部署的操作笔记。
自我成长更多的是规划、经验总结等思考和反思的东西,也算是v4.0最大的改进之一
- 新增阅读与写作笔记本组。
笔记本组的灵感来自大象学院的《21天知识管理OS训练营》,因为阅读与写作真的很重要,值得独立存在。
尤其是课程中提到的一点深以为然,就是读写技能独立成册,对于读写技能资料的搜集以及自我思考反思都可以放入。
- 删除一些长期没有更新的笔记本。
使用过程中,发现很多笔记本可能半年以上没有发生过变动,这类笔记可以归档或者视情况进行删除。
3)合理利用一些内置的功能
OCR。印象笔记的OCR功能很强大,对于文字的识别准确率很高。可以将说明书和一些纸质文档保存电子版,便于保存和查阅。
空间。将家庭共享的所有笔记本都转移到了空间内。当需要将多个笔记本共享给相同的人时可以使用空间功能。
超级笔记。代码段比普通笔记的好看多了,但是不支持Java。
4)不能盲目追求各种新功能
印象笔记最近更新的比较频繁,很多功能并不成熟,也比较简陋,对于一些重度使用的功能还是用专业的APP。对于新功能,勇于尝试,但是不过分迷信。
三、使用技巧
先做再说,简单为主
对于笔记,我一直推崇的理念是是先做起来再考虑其他的。我见过不少人,都是开始就将笔记当做一个艺术品来做,先是构建一个炫酷的笔记框架,然后再做几篇华丽的笔记,可是坚持不了多久就放弃了。一是因为在“华丽”上投入了过多的精力,二是后续的笔记一旦达不到开始几篇笔记的标准就会降低整体“华丽”程度,会有挫败感,三是大心力投入的笔记可能“华而不实”,翻阅笔记时,这种“华丽”很容易“迷人眼”,会分散注意力。
做笔记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将精力过多的分配在美观等方面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笔记要尽可能的精简,打开笔记就能找到关键信息,可以借用加粗、分割线、代码块等基本功能,虽然不华丽,但是也足够美观。
层级构建
印象笔记内置的层级主要有:笔记本组、笔记本、笔记,现在又出了一个空间。
1)笔记本组,是最高层级,是一级目录,一般是大分类,我一般是对应工作、学习、生活、兴趣爱好四个大类。如果某个大类的笔记数增长较快,会视情况将其放到一个笔记本组,但是还是归属于四大类。
比如学习这个大分类下,包含开发、运维等笔记本组。
而生活大分类下,因为笔记数不多,只要一个笔记本组就行了
2)笔记本是子分类,这个分类就要对应到具体的功能类别了,比如语文-一年级-诗歌,语文是大分类,一年级为为语文这个大分类建立的笔记本组,诗歌是笔记本组中的笔记本。这样当我们复习时,如果想看诗歌的笔记,可以快速定位。
3)笔记是具体的内容,每篇笔记最好讲一件事,其余的事,可以使用笔记链接
功能,关联到其余的笔记。
4)空间是新出的一个功能,类似于笔记本组的分类层级,可以将整个空间共享给别人(笔记本组无法共享,只能共享笔记本)。所以空间的出现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协作这个需求,比如我建立了一个家庭的空间,可以很方便的将家庭下的笔记本一次性共享出去,而之前,我需要建立一个笔记本组,然后挨个共享该笔记本组下的笔记本。
3.1 笔记本的命名
采用杜威十进制编码命名法
十进制编码命名:三位数字,第一位代表大分类(笔记本组名),第二位代表子分类,第三位代表孙分类。
比如211 - Learning | Linux操作
2表示大分类--学习,1表示子分类--操作系统,最后的1表示孙分类--Linux类别
十进制编码法优势很明显,它限制了一个大分类下最多只能有十个小分类(也有人说九个,但是作为程序员怎么能将0扔掉呢),如果超过9个分类很可能就意味着分类不当,可以帮助我们克制自己无限分类的欲望。无限意味着混乱
3.2 信息搜集
常用的信息搜集来源主要包括
- 微信:公众号、“我的印象笔记”发送的消息
- 粘贴板:IOS上,复制的文字可以直接保存到印象笔记当中(通过小组件实现)
- 网页剪藏
- 一些app:得到、微博等
- 随手记
将所有搜集的知识先放到中转站
中,然后每天晚上整理后放到对应的笔记本中。 中转站中的笔记必须定期清空
不要将剪藏的网页直接放到对应的笔记本中,能够放到笔记本中的都应该是经过梳理、思考后的笔记。
- 剪藏的好文章,可能只有几句话有价值,全文保存意义不大。
- 未整理的信息并不属于知识
- 不要将笔记当做一个搜集信息的工具,而应该是个人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