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把一切都重新规划了下,制定了目标,或许是因为感觉时间越过越快,对生活越来越没安全感了吧。
93年的自己,活到今天,说不上有多好也谈不上过的有多失败。或许,只是因为在同一个地方待太久,有点麻木了,觉得还是多学点东西给自己留条后路或多个选择比较好;
93年的自己其实也爱玩,也想过着自己想干嘛就能干嘛的日子,可是现实告诉了自己:生活不止有远方与诗,更有眼下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93年的自己也曾有过梦想,只是错过了而已,现在正试着再找回来,毕竟再小的梦想也需要才华的支撑,所以有多余的时间总会不断地努力提升自己;
93年的自己越来越懂得长辈们的不容易,也知道了哪怕世界没那么光明,但其实也没那么黑暗。
在2017年最大的改变就是生活不再是吃喝玩乐得过且过了,最近看的其中一本书《自控力》,自己更加清楚的知道:所有成就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没有付出何来的收获?没能抵抗住诱惑,又如何支撑起自己的天空?不合理安排一切,哪来空余的时间提升自己?不提升自己,哪来的机会拥抱更美好的人生?
有时候一想到从毕业后就待在广州帮人家忙,没有再去学什么就后悔,整整空白了七年多的时光,后来往好的想,至少多了点和别人在校学习的不同阅历。现在的自己总是把自己丢在优秀且自己喜欢、想去成长学习的人群里,想着:宁可在优秀的人群中努力奋起,也不想待在另一个层次里当个格格不入的人。
时间流逝的越快,越清楚的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不摔倒,那就站好走稳,哪怕世事难料。我不是个只懂的享受生活的人,但其实自己更不是一个会为了达到目标就把生活节奏制定成一个课程表来完成的人。可,看了《自控力》这本书后,觉得人还是有规划点好,不然总会一不小心把今天就可以完成的一切留给了明天,明天复明天。
邻居家的儿女们在国外发展起来了,回老家接父母出去一起生活。别人总说他们两老口子现在出去是适应不了的,还是留在老家好,说他们儿女们都要工作,不可能总陪着他们两老口子,人生地不熟又语言不同,没必要那么折腾了。可是老婆子和老爷子不这么想啊,他们想陪在子孙的身边,享受天伦之乐。老婆子和老爷子觉得学语言这个问题不大,哪怕每天就记住一个单词、会一句短语,一年学下来也不少了,足够让他们和别人日常交流了。后来,事实证明了他们的选择没有错,一切都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他们的子孙们不用再来回跑,总是担心父母在老家过得好不好,而他们自己也不用每天牵挂着子孙们却只能久久见一次面。
生活大概就是这样吧,唯有努力并坚持下去,日子才有机会变得更美好的。其实,只要开始了就不晚,晚的是迟迟没有行动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