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部由意大利女导演爱丽丝·洛瓦赫执导的影片,在第71届戛纳电影节荣获最佳剧本奖,豆瓣评分高达8.7分,。它用一个近乎童话的故事,让我们反思现代社会的冷漠与虚伪。
在意大利一个名为因诺拉塔的偏远村庄。这个村庄与世隔绝,村民们自以为是侯爵夫人的佃农,日夜为她种植烟草。

然而,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谎言。
奴隶制早已废除几百年,侯爵夫人只是利用村民的无知,将他们当作免费劳动力。

在这个虚伪、封闭的世界里,拉扎罗如同一个异类。他是最善良、最纯粹的灵魂,永远乐于助人,从不抱怨。村民们都利用他的善良,把最累最脏的活交给他,而拉扎罗总是微笑着接受。
侯爵夫人的儿子塔克雷迪——一个叛逆的年轻贵族,来到了村庄。他自称"半个疯子",和拉扎罗成为了朋友。

这两个背景迥异的年轻人,却建立起一种奇特的关系。塔克雷迪甚至自导自演了一出绑架案,躲在拉扎罗的山洞里,希望从母亲那里勒索赎金。

这场闹剧意外引来了警察,使得因诺拉塔村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原来侯爵夫人一直非法奴役着这些村民。村民们被警方解救,送往城市开始新生活。而拉扎罗却在寻找塔克雷迪的过程中,失足跌下悬崖。

电影在这里发生了神奇的转折,拉扎罗并没有死。
一头狼发现了他,舔了舔他,闻了闻他,却没有伤害他。当拉扎罗醒来,村庄已空无一人,侯爵夫人的别墅布满了蜘蛛网。在偶遇前来别墅偷盗的贼后,拉扎罗离开村庄,步行前往城市寻找他的“兄弟”塔克雷迪。
拉扎罗不知道的是,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当他终于找到当年的村民,所有人都已老去,而拉扎罗却保持着当年的模样,仿佛时间在他身上停止了流动。

当年的村民虽然获得了人身自由,但在现代社会中依然生活在底层。他们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依然靠着坑蒙拐骗为生。
而被拉扎罗视为挚友的塔克雷迪,也已从优雅的贵族少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穷困潦倒的老者。
当拉扎罗终于见到他心心念念的“兄弟”,塔克雷迪却翻脸不认人,甚至指责是银行抢走了他的一切。
拉扎罗始终保持着他的善良与纯粹。为了帮助塔克雷迪,他甚至拿着塔克雷迪当年送给他的弹弓走进银行,请求银行“把财富还给塔克雷迪”。

这一荒诞而神圣的举动,最终导致了悲剧。
银行里的人发现他拿的只是一把弹弓,众人围殴拉扎罗,他头破血流。

影片结尾,只有一匹老狼在远离城市的道路上逆流而行。那个最善良的人,最终还是被这个冷漠的世界所吞噬。

电影通过因诺拉塔村和现代社会的对比,揭示了剥削从未真正消失,只是以更隐蔽的形式存在。
拉扎罗的纯粹善良反衬出现代人的复杂与冷漠。他的善良让人们不安,因为他映照出每个人内心丢失的纯真。
拉扎罗如同一个现代基督,他的善良、他的奇迹(从悬崖摔下却毫发无伤、音乐跟随他离开教堂),以及他最终的牺牲,都充满宗教寓意。
电影通过拉扎罗的"时间旅行"质疑了所谓的社会进步。物质丰富了,但人性并没有变得更美好。
导演爱丽丝·洛瓦赫使用了胶片拍摄,画面粗糙,颗粒感强,赋予电影强烈的纪录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看似朴素的影像,却恰恰与电影的寓言性质形成了奇妙的统一。
影片前半部分仿佛19世纪的小说,后半部分则突然跳跃到现代,这种断裂感强化了观众与拉扎罗相似的困惑与不适。

影片最后,拉扎罗虽然消失了,但他带来的思考却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