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欢《赤壁赋》,但是对文言文教学一直深感繁琐,总是走不出字词句篇的困境。学生听得索然无味,老师讲得乏味无聊。
这一次,我引入余秋雨的《苏东坡的精神突围》,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知道人生总会遭遇困境,如何对待困境就得向苏东坡学习。然后又播放康震讲的《后赤壁赋》,让学生从前后《赤壁赋》中感受不同时期东坡思想境界及文风的变化,体会苏轼的个性思想和有趣的文风。。学完《游褒禅山记》,又把王安石和苏轼的恩怨好好理了一遍,让学生通过两篇文章比较两个人的性格,进而体会文如其人的道理。
虽然,课堂还是有些散乱,但我总觉得,通过不断拓展,学生学到的不再只是一篇文言文,那些文人的文风和气质也一同沉淀在学生的语言和文章中。在学知识的同时,收获了成长的道理。也通过老师不断引领拓展,好多学生认识了康震、蒙曼,她们也抽空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听讲座,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容量,我觉得这才是我这学期最大的收获。一次期末考试也考不出孩子这些成长的足迹,但是孩子从内拔节的声音却是可以看见的,实在令人欣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