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文艺青年进入最科学的生物医药领域,从一开始慒槽无知什么都不懂,看到手术片子都要蒙上眼睛,到后来每天接收大量的生物和医学知识,本着严谨的态度,将所有浮夸堆砌的词汇全部剔去,只保留最严谨科学的部分,这个过程,我花了9个月时间。
在过去的9个月里,我采访了数十位临床癌症医生,接触了一大批科学家,也接触了一群真正的癌症患者。今天坐下来,仔细的回想这些日子,对于生死的认识,对于什么是实现自我和拯救生命,放佛又是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
和以往印象中医生的冷漠形象不同,我采访过的几乎所有医生,都是随和严谨的。记得采访一位广东一线的淋巴瘤主治医生,他反复在采访中强调,首先我是一个医生,一个为病人治病的医生,然后才是专家。还有一次,因为拍摄一个儿童肿瘤的公益视频,我和新疆的主治医生沟通,他在电话那边说,这是一件有益的事,你需要我做什么,尽管开口说。
临床医生的辛苦超过想象。有一回,我们在深圳开会,邀请广州的一个乳腺癌主治医生,前一晚,她还在手术台上,下一刻,换下白大袍直接从广州赶到深圳,参加我们的会议。会上聊起科研的发展,那个主治医生说,她看过1200份注释报告,每一份都认真看过。救死扶伤,是医生最崇高的使命和责任。
生死之间,没有小事。能够尽力挽救的生命,绝不放弃。
我采访过一个2岁半的儿童肿瘤患者,当时我们联系了各方机构,给孩子申请免费靶向药入组的机会。遗憾的是,那个小孩还没等到入组成功就离开了人世。噩耗传来时候,孩子的主治医生,我的CEO,同事,所有人都哭了。那些说人间不值得的那些人们,他们应该先去走一趟医院,去看看那些为了生存在挣扎和努力的人们,再说这句话。
有一回,写了一篇稿子,拿给CEO看,里面有一段是他负责的一个病例,在那个病例里,患者被发现 了一种基因的突变。他指着那段话说,那是我在美国时候的一个病人,36岁,2个孩子的父亲,我印象特别深。那个患者后来接受了我们的治疗建议方案,服用了一种靶向药,病情得到缓解。
类似的故事很多很多,因为是肿瘤,每一个都是让人绝望和无助到哭,每一个又都让人看到生命的珍贵,活着的可贵。
我的CEO是哈佛博士,曾在美国最著名的精准医疗公司工作,原本应是衣食无忧,却毅然决然回国创业,将最新的精准医疗技术带回中国,让中国的肿瘤患者获益。一个人获得几个人的尊重是相对容易的,可获得全公司300多人和行业内的一致尊重,那就是他的人格魅力。而这个独特的人格,就是低调严谨做科学,心怀伟大理想。
追求精神世界的人很多,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也很多。而想要真正帮助他人,造福祖国,心怀大爱的人,在中国,并不多见。
我曾经采访CEO ,问他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是什么。CEO回答,最骄傲的,我是三个孩子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