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开启了P.E.T.(父母效能训练)的复训,老师用“真诚”二字做了开题,用生活中的小事为大家讲了在自己的生活中如何用真诚去沟通的例子,当她对别人报以“真诚”换来的是别人“真诚”努力地相待,当她把自己的困难真诚的表达出来后,换来的是他人竭尽全力真诚的相助。
在听她第一遍分享时我没有什么感觉,只觉得这就是一种沟通而已。当她为落下课的学员补课再次讲起这段分享时,我才真正意识到这段文字中的“真诚”是多么不同。
带着假面去交流
真诚——一种与人与己的方式,这种方式在此之前我觉得自己一直具备,直到这次分享我才发现真诚于我好像有些陌生,我一直自以为是“真诚”的那个东西好像并不是。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悄悄为自己戴上一面隐形面具。面具做出来的喜怒哀乐,面具说出的话并不是面具后面那个真实的人想要表达的,但为了让自己有自认为的认同感,我们情愿让面具说话,而面具后面那颗心却变得越来越麻木。
想想自己,不知曾几何时变的不会说话,当脱口而出一句话时,我会为此忐忑,心升各种不安与猜测:
……我这么说合适吗?
……哎呦,我好像忘记考虑某某某的感受了,不知他听了会不会觉得不舒服;会不会因此得罪他啊?
……我这么说别人会怎么想我呢;
……我这么说了会不会让别人有些为难?
……
渐渐地,自己变得越来越谨小慎微,犹豫不决,表面开朗内心纠结。直到这次课我听到“真诚”二字,的确在我的沟通中好像没有这两个字,我忘了沟通是需要基础的,而不仅仅为了表达观点而表达。当我们不知如何面对一个人一件事时,最好的方法就是“真诚”,“真诚”是所有良好沟通的基础。
真诚在人际沟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结果表明:真诚是最受欢迎的人格品质,而说谎是最不受人欢迎的品质。
当你不知如何沟通时,拿出真诚来
当我意识到“真诚”时,我仿佛拿到了一把打开沟通大门的钥匙,我何须伪装呢,真实的表达自我就好了,真实的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喜怒哀乐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因为我想做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自己。当遇到困扰时我可以有为难,有纠结,并真实的去表达,用不着违心的迎合别人。当别人的决定或者言论让自己难以接受时,我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而不是一味的忍受。
也许平时的伪装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其实谁会在乎呢?就算别人在意了又能怎样。
当我意识到“真诚”时,当我再次与人沟通遇到困难时,我想起了这两个字,每每这个时刻,“真诚”仿佛为我铺平了沟通的道路,我开始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与想法,接着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事情开始朝着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每个人仿佛都在想办法帮助我,我在敞开自己的同时收获了别人的真诚。
除了真诚,正确的沟通方式同样重要
最后说说P.E.T.:当我接触了P.E.T.后逐渐发现,亲子间需要正确的沟通方式好让爱更好的传递,而日常人与人的沟通何尝不需要正确的沟通技巧呢。“真诚”是沟通的基础,P.E.T.里讲到的倾听、我信息更是正确沟通必备的技巧。
当朋友未经同意拿走我的书我客观的说出事实+感受+对我的具体影响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你拿走我的书却没有告诉我,让我很着急,我以为书丢了,这让我无法按原计划看书了”,而没有像原来那样脱口而出评判和埋怨:“你怎么这样啊没经过人家同意就拿书”;当我看到家人心烦暴躁时,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和倾听:“工作不顺心让你有点烦吗?”而没有像原来:又怎么了,看上去那么不开心。
当我把以往错误沟通时常用到的评判、评价、贴标签的习惯一个个拿掉,我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自己,同时我把事件也还原成了它本来的样子,客观的去沟通尽可能去掉自己的主观评判原来可以让沟通变得更简单更生动更和谐。
真的好感谢P.E.T.,它让我有机会认识到表达真实自我的快乐与轻松,更让我认识到真实表达自己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