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来访者来找教练,想被教练教练一下,都是带着困惑来的,或者有某些他没有能力去解决的事,或者说不能下决定的事,他们或者她们通常都是笑着来的,毕竟这是一种社交礼貌。每次学员来上课在课室里面看到他们,和他们问好,他们也都是礼貌的笑着打招呼。微笑容易看见,你能看到他们的悲伤吗?
“要想了解中国人的情感,就要牢记中华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崇尚集体主义、尊重权威并以他人为导向的文化。中国人的自我构建趋向于关系型。中国人往往视情感为无聊, 而且对社会关系的形成、维系和解体都无关紧要。中国人的情感克制还表现在他们倾向采取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处理内心的情感,这种认知的风格被描述为实际、实用、及把事件客体化”孙天伦《中国心理学》
中国人是一个长期被压抑情感的人群,特别是我们理解的负面情感。从小我们就视负面情绪是不好的,不被承认,被忽视甚至被打压,悲伤也要坚强,也要微笑。所谓负面情绪真的不好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没有悲伤、愤怒、恐惧这些情绪,我们人类活不到今天。想想我们的祖先遇到狮子老虎的时候,如果没有恐惧?
中国人要面子,有些毒鸡汤说“无论如何都要微笑”,传统文化也有“男儿有泪不轻弹”,所以诸如悲伤等负面情绪是被压抑的。
蒋方舟这样描述自己:“我在大学还没有毕业的时候,曾经当过半年节目主持人,我面对的都是比我大的人,有时候他们说一些完全是胡说八道的话,我也要恭恭敬敬的说老师您说的太对了,您再给我们来一段呗。我不会去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内心已经积累了很多这个对他的不满和想要反驳的”。
情绪是不能被一直压抑的,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情绪,情绪就是情绪,一定要找一个宣泄口。有些雷踩着了不会立刻爆炸,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爆炸。
A 和 B 是工作同事,一起合作一项工作,某些原因 A 对 B 产生了不满的情绪,B 却不知道。过了几个月,A 要负责主持一项重要的工作,按道理 B 是最适合的人选,这个工作对 B的未来很重要,结果 A 却选了不如 B 的 C。
这种案例很常见,工作生活中经常发生,我们都需要被理解,被看见,不是看见我的笑,是看到笑背后的悲伤、委屈等,这就是你懂我。
中医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一说,每一种情绪都会对应一种疾病,特别是我们所说的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抒发,会转换成毒素,攻击我们的身体,危害我们的健康。教练要对对方的情绪敏感,不是铁板一块上来就拔剑乱砍,教练也是人。
教练能看见一个人的悲伤,无奈,恐惧,委屈等,会让被教练者觉得被理解尊重,从而信任教练,愿意坦诚打开自己,进行内心深处信念的探索,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打开教练空间。
有时微笑是一种自我保护,悲伤才是真正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