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而适当的让自己保持闲暇的定力,也有“致远”的效应。
---简心
我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90年代初是写家信的,靠的是邮差为主,而现在是微信、电话和电子邮件,沟通的效率提升了无数倍。同样的飞机高铁等等也效率提升了N多倍,但自己的工作时间是原来的三分之一了吗,还是二分之一了呢?
同样的道理,自己比起20年前,成功、富足、幸福了n多倍,满足感有n多倍的提升吗?
刚看到很多人还在急急急时,我反复提醒自己急不如快、快不如对、对不如好。只有在好的基础上对,对的基础上快,这样才能够不急不躁,这样才能够心有闲暇,宁静致远。
“磨刀不误砍柴工”是我们都知道的原理,“功夫到滞塞通”,也是《弟子规》反复倡导的原则,如果把选对的路作为首要元素,精进和勤奋中必有闲暇了。
比尔盖茨每年都要悄悄的闭关那么几天,一个人耐心的梳理年度的核心战略,在这份闲暇中找寻心灵中的“绿洲”。新的世界首富贝佐斯为了探寻亚马逊的商业模式,耐心研究了好几年。雷军深入研究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为20年前WPS没有遇上风口期而叹息,所以深思熟虑数年后创立了小米生态链。
正如雷军所说的:“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了战略的懈怠”。这已经不是一个随时挖坑就能挖到水的时代了,新时代新常态下,勤奋是必要的,但洞见未来的精准的选择尤为重要。
在小米手机崛起的时候,大约5000家公司投入了团购生意,但几年后据说存活下来的只有美团和聚划算,这种4‰的成功率未必适合每一个行业和机会,但却在向人们启发着什么?试问这些忙忙碌碌、急躁不安的项目背后,绝大多数都是精明能干且资金雄厚的机构,智见未来中的“智慧”的眼光究竟藏在哪里了呢?
每天给自己20分钟的闲暇时刻吧,此生很美,看见当下,或许智慧就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