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今年的高考,虽然报考人数上创了新高,但是关注度却不怎么高了。
今年报名人数1342万人,比去年多了50万,复读生人数首创新高413万,本科录取名额450万。
2005年以来,录取比例由57.47%上升至92%,本科录取比例由26%增长至37%,非本科录取率31.47%增长至61%。
总体录取率增长60%,其中本科录取率增长42%,非本科录取率增长94%。
为什么高考关注度降低了?
[if !supportLists]1. [endif]上学方面:大学普及化(都有学上)
100个人参加高考,以前只有57个人能上大学,现在92个人能上大学。
基本上只要报名了,就都有学上。虽然上名牌大学的人还是很少,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名校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当92%的考生都能上大学,大学就变得常态化了,关注度自然降低了。
[if !supportLists]2. [endif]找工作方面:学历贬值(上不上学都没工作)
以前大学毕业管分配工作,后来不管分配了,还是能凭学历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
现在,用老百姓的话说:毕业回来送外卖。
别说普通大学文凭,清华北大也贬值了。
我的一个在高校朋友工作的朋友说,现在高校一个普通的人事派遣,没有编制,竟然有北大的博士来应聘。
朋友所在的单位最近在开启项目,经常有其他公司的人主动找上门来参与其中。
有个清华的博士,他不是自己联系,而是通过给另外一个部门的人打电话,让对方来项目部引荐他。
朋友当时觉得很奇怪:想参与就主动点呗,可以像其他公司的业务员一样,联系一个时间,登门聊一下,通过介绍自己的主营业务以及特长优势,寻找合作的切入点。
思来想去,可能因为他是清华博士,还是有清高成分在的。
他这个事情就搁置了,因为合作都是自己争取的,他不主动来洽谈,等着请他,那是不可能的。
过了一段时间,清华博士的锐气也磨没了。
点头哈腰去找朋友洽谈合作。
学历没有用,文凭也没有用,重要的是能力。
[if !supportLists]3. [endif]婚姻方面:普遍晚婚(上不上学都不结婚)
以前不上大学的二十五六就结婚了,上大学的,因为要读书,到了三十多岁才结婚。
村里同一茬生孩子的老母亲,二十年后分流成两拨,一拨早早抱上大孙子,乐享天年。一拨静等子女学成归来光宗耀祖,各有各的盼头。
现在,不管上不上大学,都熬到三十多岁才结婚,大家都一样。
总的来说,高考关注度关注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 大学常态化2学历贬值化
另外,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原因:比如,人们不再把高考当成唯一出路
[if !supportLists]1. [endif]严苛的教育制度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过去的十几年,“高考是唯一出路”的观念渗透在80%的底层民众内心深处。
家长、学校、之间互相比赛,也由此繁衍出一个“教育行业”,从胎教、早教、兴趣班、晚托班、幼小衔接班到一对一辅导、金牌讲师、考研辅导班、考公辅导班,应有尽有。
行业的兴起养活了一大批从业者,担子都压在了学生身上。
加上应试教育在对学生心理疏导、关系处理等方面的缺失,导致一大批学生患上了心理疾病,扛不住压力而跳楼案例居然蔓延到了小学阶段。
就在昨天,我刚刚和一个疑似重度抑郁症患者进行了简短谈话。
她是我的高中同学。
一个漂亮又文静的女孩。
我发现她疯了。
她说着恐怖的话,看得出来,她可能已经不认识我了,并且把我和其他同学都当成了假想敌。
以下是我对她的回忆:
2016年,在部分同学聚会上,她表示自己在工作中受到排挤,打算通过集团内部换个公司。
2020年,由于抑郁症的原因,她辞职回到老家,并开始治疗。
2021年春,因为我妹妹考研,我跟她聊过专业问题,那时候待业在家休养,状态正常。
2023年正月初五同学聚会,她说正在跟着一位老中医学针灸。
最近开始在朋友圈发异常内容,我也已经无法跟她进行正常的交流。
发现这个情况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说的话有多恐怖,表示她内心受着多么大的煎熬。
但是我们束手无策。
试想这样的压力施加在小学生身上,该是多么痛苦。
[if !supportLists]2. [endif]中国工匠精神逐渐消失
近年来,短平快(投入低,周期短,见效快)运营模式席卷国内各个行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商人”。
一夜暴富的情绪满天飞,投机赚钱成风,忽视了劳动主义和工匠精神。
周朝的青铜、唐朝的瓷器、明朝的家具代表着中华民族曾经的工匠精神。
现代,世界上流传更广的是德国的家电、瑞士的手表、日本的马桶盖。
难道中国只能靠历史了吗?
《大国工匠》系列纪录片中的錾刻技师孟剑峰、“蛟龙号”潜水艇组装工人顾秋亮、商飞高级技师胡双钱、航天科技焊工高凤林、高铁研磨师宁允展。
最大的60岁,最小的34岁,没有一个人拥有大学学历。
他们只是从父辈、职业技术学院学来基本功,经过自己的钻研,最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现在国家正在倡导职业技术的学习的发展,除了高考,职业技术也是一条不错的选择。
高考关注度降低还有一个原因:文化的多样性。
以前人们出生后长到3岁,开始上学,上学完了找工作,成家,结婚生子,如此度过一生。
现在不一样了,有人认为读书无用,还不如多在社会上闯荡几年,初中毕业后不上高中,直接创业,可以看到成功的创业者大多是从底层干起,做过服务员、做过洗碗工。
有人认为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太大了,选择丁克,有你有我足矣。
还有人看到连年上升的离婚率,对婚姻充满担忧和恐惧,同时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不愿意牺牲于家庭,选择不婚。
这是人们逐渐增长的文化程度和日益复杂社会现象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没有对错。
希望各位年轻人一边成长,一边选择,一边收获,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风景,行自己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