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共生

不和睦的关系中,其控制和指责关系突出。对方通过指责另一方的问题,来突显出自己的成功。这种病态花生的关系犹如6个月前婴儿的心理特征。

6个月前的婴儿,其心理特征为:

1、共生:与妈妈构成了一个共同体。

2、全能自恋: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整个世界要围着自己转。

3、偏执分裂:“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只要是不合自己心意的,都是坏的。

对于婴儿来讲,此时的共生关系属于正常共生,常见的就是母婴共同体,婴儿觉得自己和妈妈共用一个身体和心灵,不分彼此。

但对于成人来讲,如果还存在共生关系的话,就属于病态共生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家庭、集体主义、没有界限都是共生关系的表现,当成员之间发生冲突时,比如父母假借家庭的名义逼子女就范、众人假借集体的名义侵害个人利益、恋爱中的一方以爱情的名义干涉对方隐私等,最终就会演变为共生绞杀,也就是常说的互相伤害。

你对“共生”有强烈的追求吗?是否无法接受独处,一旦独处就会焦虑,不能承受那份孤独?总要跟朋友在一起,三五成群心里才踏实?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很可能就是一个巨婴了。

为了避免共生,我们要多创造独处的机会。独处是我们面对自我、聆听心底呼声的契机。只有独处的时候,我们才能进行深入思考,才能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有改变的动机和向上的动力。


所以说,适当的离群索居是自我发现的基础,是自我成长的前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巨婴国》作者武志红,从发生于2009年的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自杀事件,发掘出亲子关系中的“病态共生、共生绞杀...
    正洪观点阅读 659评论 0 0
  • 《巨婴国》作者武志红,从发生于2009年的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自杀事件,发掘出亲子关系中的“病态共生、共生绞杀...
    正洪观点阅读 2,022评论 0 1
  • 14年2月14日开始到现在已经四年三个月零3天了,时间过得好快。可又给我带来了什么呢?我不知道为什么你这么难追,而...
    Daisqiusy阅读 189评论 0 0
  • 如若放不下, 那便守着虚空疯狂至死; 如果觉得压抑, 那便数着尘埃归为沉寂。 谁说摧毁不是幸福, 这一生不是爆竹,...
    酒溪阅读 428评论 1 2
  • 最好的爱情,不是轰轰烈烈,而是风景看透后还能陪你细水长流,千帆过尽后依然执子之手。 最好的友情,不是觥筹交错,而是...
    陌草_Rocs阅读 29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