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要挺胸抬头,说话声音要大些,蹲下时,先用手提提裤脚,不然裤子倒出膝盖窝”
——父亲教育过我的口头禅
一直忙于问队里的事的父亲,性格好爽爱干净。出门讲究穿着,待人接物热情大方。
从赵老师那里获知
“我是大学生的苗子”这个信息,以及接着的学习获奖,父亲开始关注我了。文化科学方面,他无能为力。我曾托父亲买的基本辅导资料,竟然是教师用书;穿着打扮,父亲可是拿手戏。
自幼尿床而自卑的我,发现学习乐趣后,基本上所有时间都用在自个思考与学习中。自然走路姿势状态,说话做事也不怎么讲究。常常声音低低的,一说脸就发红。家门口放电影也不看,不单单是没意思,而且害羞心理作怪使然,但是一捧起书本,进入看书学习境界,为思考通悟而乐此不疲,也就忘记了一切烦恼。
进入师范学习,将来我要成为人师表,说话做事自然大方,是必不可少的,父亲可是懂得啊!
一次喝汤时间,父亲一本正经地说,“走路要挺胸抬头,仪态很重要。”“人是衣裳马是鞍”等道理给我讲了一通。抬头看看父亲面色,又低头不语,心里嘀咕着,“不爱穿着打扮,那有什么用”。父亲一本正经地又说到,“穿上新衣服,下蹲时,一定要提提裤腿,这样膝盖才不会给衣服捅个突出的疙瘩。”“我怎么没看出来,这才是吹毛求疵。”听是听,做不做自己的事。
开始我不以为然,后来一再证明衣着打扮上父亲说的做的值得学习。虽然他并不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
接连不断的教学挫败,给我信心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也让父亲辗转难眠。
那是个炎热仲夏中午,奥运会在举办中。父亲当着串门熟人的面,谈到我的缺点不足,不无感慨地说到,“声音低,派出所里一顿棍棒,看看声音大不?!”我说,说话谁都会,坚持锻炼,人人可以登上奥运会领奖台。
其实父亲良苦用心,并没被我理解。现实经历一再启迪我,做好手头工作,不误人子弟,哪儿不足就要改掉哪儿,才是对我的期望和信任,我却因为无知怯懦,选择了任性。自个路自个走。
但是父亲天命之年创业,不屈不挠却是我终生受益的榜样,好父亲。
屈指算来父亲病去八年了,从难以抹去的记忆中寻觅点滴启发,不枉父爱无疆,教诲培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