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初我们叛逆一些,现在是不是会更幸福?在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我经常听见父母说“要听话”“要乖”我觉得那就是衡量一个孩子是否合格的标准。所以缺乏更多思想作为支撑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接受这样一个标准,然后在各种期望中不断修改自己原来的模样。比如前几天看见一个儿童节目,才艺表演之后得到认可的孩子可以任意选择一份礼物,里面所有的孩子几乎无一例外的选择了《上下五千年》。我并不是说这本书不够好,只是这样统一的答案难道不会有点太标准了吗?标准的一点个性都没有。如果我的孩子参加这样的节目,我宁愿她选择的是一件花裙子或者一部游戏机,因为那是她经过思考后选出来的东西,她忠于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忠于别人想要她成为什么。
我们那一代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多的教育理念是个人对生活的认知。他们没有网络也不像现在有那么多育儿书,学习的匮乏让很多父母放弃了思考,然后有点像生搬硬套下来很多理念一样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有的父母可能会用点心,然后做事情嘛,本来度就是最难把握的,很可能药剂就下猛了,事与愿违。比如我小时候,作为一个女孩子我妈怕我爱臭美将来会早恋啊什么,就一直告诉我是一个丑孩子,衣服也就只给两套洗换。因为她觉得这样不会讲究的女孩子是最温顺也最安全的,但是她不知道我在整个青春期都因为自己的丑而如何自卑的。后来长大了才发现当初原来没那么丑,可惜了多好的青春在自卑中度过。
其实真正自信有能力的父母是不会刻意修剪自己孩子的想法和言行的。因为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去指引他们。那些内心不够强大的父母更多的会害怕孩子的成长,因为成长里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为了让这些不确定因素消失,他们会选择提前修剪枝丫,比如植入要乖和要听话得思想让孩子变得温顺,这时候一些天生善解人意得孩子便会主动交出思考的权利,父母说好的就是好的或者他们说好的也才是好的,这样一件合格的孩子就出现了。但是成年后我们某一天我们会发现生活怎么有需要那么多不是“乖”能解决问题的问题呢。我想应该有很多孩子跟我一样,都是因为乖被修剪的太多,在最应该成长的年纪单纯的让人心疼。如果当初我们叛逆一些,或许现在我们会过得更自我,更幸福……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一个自由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