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损失厌恶心理
损失厌恶心理(Loss Aversion)多用来表现人们对于即时损失信号的具体情绪反应,解释了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为何会做出一种对“自利”有利的决策。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当面对等价的收益和损失时,人们多数会对损失产生更大的反应。实验证明,损失所带来的负效用达到了等量收益所带来的正效用的2.5倍。卡尼曼和特沃斯提出的价值函数说明了这种关系。
价值函数的横坐标左边代表损失,右边代表收益;纵坐标可以看作人们的心理感受到的值。在原点附近,第三象限的曲线比第一象限更陡峭,说明在人们心中,损失带来的负面感受比收益带来的正面感受要更强烈。
2. 马克杯实验
关于损失厌恶,经济学与心理学史上都有一些著名的实验案例来证明这种现象的存在。最经典的莫过于马克杯实验。
实验者将志愿者分成两组,让他们呆在不同的房间里。实验者给了第一组志愿者每人一个马克杯,并告诉他们你们现在拥有了这个马克杯;而实验者只给第二组远远地展示了马克杯,并没有给他们。之后,让两组志愿者估计他们愿意出售(拥有马克杯的第一组)或购买(只看过几眼的第二组)马克杯的价格(杯子的真实价格是4.50美元)。结果是第一组给出的可以接受的平均售价是5.25美元,而第二组给出的愿意支付的平均价格是2.50美元,低于前者的一半。
两组给出的回答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呢?实验者给出的猜想是第一组的人应该对马克杯建立了“感情”,使马克杯拥有了情感方面的价值,毕竟第一组的人被告知他们是那些杯子的主人。然而对于第二组,他们与马克杯并没有什么接触、并不拥有他们,杯子对于他们根本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因此想让第一组的人“损失”掉自己的杯子,他们开的价自然而然就比第二组为了得到杯子开的价要高出很多。
实验者还接着做了一个关于水笔的实验,这次他们把水笔的价格签(3.98美元)都贴在了上面,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验结果是,两组的差价虽有减少,但依旧存在,也就是说损失厌恶心理依旧适用。人一旦拥有了某物,如马克杯,比起没有此物时多得到一个,更不愿意失去此物。失去带来的痛苦远远大于得到带来的喜悦。
究竟是什么让人们有这样的心理干扰?有学者认为,损失厌恶倾向与人的进化过程有关。进化心理学家认为,诸如怕蛇、广场恐惧症等人类常见的害怕与情绪其实都是一种“进化的记忆”,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的赖以提高生存与繁殖成功率的“适应器”,损失厌恶也是如此。损失厌恶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长期面临恶劣自然条件和残酷生存斗争的产物,损失厌恶型主体比非损失厌恶型或其他类型主体在长期进化中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生存斗争是极其残酷和激烈的,个体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是相当恶劣的,决策所面临的死亡威胁分布频率远远大于生存机会,正是这种长期的选择压力塑造了普遍存在的损失厌恶倾向。
3. 建议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损失厌恶心理可以说随处可见:等公交车时,少等几分钟的“幸运”所带来的快乐,远远比不了多等几分钟的“霉运”所带来的不快,所以我们总是会在公交车站上听到抱怨之声。
与人交往时,对方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虽然也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却似乎总是及不上对方从自己这里得到的“好处”,所以我们总是觉得自己付出得太多、“亏”大了,而对方的“获利”远远高于自己。
在投资市场里,昨天买彩票中奖一万块钱所带来的喜悦,根本抵消不了今天在股市中白白损失一万块钱带给自己的痛苦,所以我们总是不肯卖出被套牢的股票。
从情感上说,人们在衡量盈利和损失时会持不同的态度,对损失的震撼和感受要远远大于对收益的感受,简单而言,就是损失带来的痛苦要决定性地压倒盈利带来的喜悦,对损失的厌恶明显要比对获利的欢喜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更巨大。这种心理往往会令人们的决策出现偏差与错误,因为需要两倍以上的正面盈利才能覆盖自身的负面损失,所有会更倾向于选择能够守住固有的东西而极力避免损失。
那么,如何避免损失厌恶心理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损失呢?这里有几点建议供您参考:
- 了解损失厌恶心理现象,只有了解了,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知道如何去调整和正确看待问题。
- 向自己信任的人(老师、朋友或长辈)或有相关经验的人请教,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
- 把注意力从“损失”转移到“得到(收益)”上。
- 通过刻意练习改正。作为人的一种天性和本能,即使我们明知损失厌恶是一种心理障碍,但想要从心理上完全克服它依然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需要通过刻意练习根除一些遇到类似事件的本能反应。
作为投资者,一定要正视损失厌恶的心理障碍,必须清楚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只有客观、理性、独立,才能看得准,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