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 初见
一路飞过去,大地慢慢变得荒芜,快下降的时候,从高空俯瞰地面,大漠戈壁,等到看见零星的几片绿色时,我知道,到敦煌了。
《解读敦煌》里说,莫高窟就藏在这一片荒芜里,就像月牙泉,就藏在沙海里一样。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没有任何计划,只定了来回程的航班,住哪里,什么时候去哪个景点,吃什么,买什么,一切都随意,下飞机直接租了辆车,我和老外就开始了我们这次的敦煌之行。
敦煌 阳关
很有缘地找到了住的地方,喝了几口茶,吃了老板送的葡萄,看了下去阳关只有60公里,于是直奔。
远远一看到这关隘,就以为这是阳关,赞叹不已,走进看着没有历史感,才知道是后修的。自我鄙视了一下,阳关千年,还不知是如何的残垣断壁,怎会如此的完整。以前读过的那些书,那些句子,在行走中渐成画面:西出阳关,千年前的清晨,阳关外,抚琴送友,一曲阳关三叠,荡气回肠。我和老外顶着烈日,慢慢走入阳关故地。
这辆车孤零零的摆在这沙硕之上,是在标识提醒着什么吗?
只是,阳关在哪里?什么都没有留下来,只有这烽火台还在。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依靠这座墩墩山,远近百里尽收眼底。墩墩台处在阳关的制高点,它是阳关历史唯一的实物见证。
这围起来的,就是阳关的旧址,只有砂砾碎石。阳关就是孤独的,悲凉才是它没有被人们遗忘的缘故。千年阳关,荒草不生,凄凉悲惋,寂寞荒凉。
敦煌 莫高窟
莫高窟于敦煌来说,至少相当于故宫于北京这么个高度,或者比这个高度还要高。
莫高窟人很多,不乏老外。只能排着队,由导游带着一一打开门观看,窟里没有照明,只能顺着导游手电的光电看,这种走马观花的欣赏,其实只能看个大概,但仍惊艳于浩瀚的佛教文化,那些精美的壁画栩栩如生,在黑暗中时隐时现,泛着岁月更迭的光辉,你也能看到大片的墙面剥落和自然腐蚀的触目惊心。在莫高窟最出名的九层楼——第96窟停留时间最久,这尊被慢慢装进楼里的佛像也是初唐杰作,具体为武则天时期,佛像高35.5米,为中国继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后的第三大佛,也是中国室内第一大佛,据说它的面相是依造武则天本人而塑。在敦煌,每年农历初八为浴佛节,当地百姓都会聚集于此烧香礼佛,祈求平安。
远远看到大大小小的窟,没有塑像或壁画,大多只能容下一人,应该是当年的修行者的容身之所,虔诚的信仰与坚定的信念才能在如此狭窄的洞窟内夜以继日的修行吧~如今说起莫高窟,想要绕开王道士,实在很难。他是历史公认的罪人,然而如果没有这个人,也许莫高窟还会继续沉寂下去,也不会有后来的国际显学——敦煌学。如果不是1900年6月22日清理洞窟内的积沙时偶然发现藏经洞,王圆箓也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道士,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半丝痕迹。想来王道士毕竟是个农民,愚昧如他,将那一捆捆宝贵的经卷像卖旧书一样卖给了外国探险家,无意中对莫高窟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
在莫高窟细细看了4个精美的洞窟,走出来时,将近中午,大漠上的热度与光线激烈起来。于是便走远些,走到莫高窟对面的戈壁。周围是历代僧人的圆寂塔,立在一片荒芜的沙山上,似乎有史以来他们就立在那儿,还要继续伫立下去。
放一张敦煌研究院里的莫高窟原貌照片:
莫高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此外有: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建于十六国前秦,距今有二千年之久。共有洞穴735处,分南北区,北区243处是属僧侣修行居住等活动。南区是礼佛活功场所,有壁画和彩塑窟492个。其中彩塑2400尊,壁画4.5万平方米。上下分布1~4层不等,分布在15~30米高的断崖上。洞内为三位一体结构:洞窟建筑,彩型,绘画。
由于太自由的行程,只买到了B类票,看了4个洞窟,非常遗憾,看到的真的太少太少,所能表达的也太少太少,但仍庆幸选择为敦煌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感恩还能亲眼看到这千年之前的极致艺术,虽然我不信佛,但我真的被感动了,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不明白的,就想想莫高窟的那些无人问津的修行洞窟,曾经多少无人问津的修行者在那里走向生命的圆满。
问:知千年乎?
答:不过一瞬间:春去,冬来,而已。
鸣沙山 月牙泉
敦煌的早晚很凉爽,于是起早去了鸣沙山,省的晒成黑炭(我们第一天下午就企图在太阳落山前去,直接被吓回来了,简直人山人海)
查了资料:鸣沙山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区南5公里处,东枕莫高窟崖顶,西至党河口,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全由细米粒状的黄色沙堆积而成,北峰陡峭,势如刀刃。月牙泉位于鸣沙山北麓,状似一弯新月,故称"月牙泉"。
骑骆驼,是去鸣沙山一定要做的事情,驼铃悠悠,骑在上面晃晃一小时左右,沙山上走一圈,也是自在。
月牙泉就很神奇了,在沙山的包围下,微波荡漾(虽然据说现在是用手段送水过来保持),千百年来不为四周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令人称奇叫绝。书上说奥秘就在于月牙泉四周都是高耸的沙山,从而形成了环形山洼,当风进入泉区后会行成上升旋风,把泉四周大量流沙带上山顶,或抛向山峰的另一侧。因而造就了月牙泉“绵历千古,沙不填之”的神奇。
临走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叫做飞沙走石,真是打在身上生疼,如果真是在沙漠中行走,就是大恐怖。
据说,鸣沙山是三毛的衣冠冢,在常老爷子墓右手50米处,龙门飞甲里面有句台词:“生离死别无需任何牵挂,你就跟他说我逍遥远去” ,那个风一般的女子,一定很喜欢这里吧。
敦煌 鹿野游沙 觉舍
在几十家民宿中,一眼就看中了鹿野游沙,初见,有种惊艳的感觉。
两个姑娘是老板,Cotton余很帅气英姿勃勃,这个民宿的就是她自己设计的,王小芝呢看起来很温婉的样子,其实也很温婉,只是她自己说脾气不小。。。
她们把自己的民宿叫做觉舍,我理解,觉呢大约是悟的意思,舍呢,无为而无不为吧
在敦煌的几天,只要有空,我和老外就在这里喝茶,两个姑娘还洗了当地的什么扎马特葡萄招待我们吃,实在不舍得走,导致原来说的住下来试试变成了一住到底,就再也没换过地方,最后连沙漠露营都没有去。
第一次喝茶,余老板就拿了泡牛肉出来,我告诉她牛肉是牛栏坑的品种的俗称,是好茶啊,估计要一泡8克左右要100多呢,舍得给我们喝吗?她一脸懵懂的说,喝嘛,样子很是可爱。
想吃烧烤,就在茶桌边喊一声,哪个吃烧烤嘛,大家就都凑过来了,出钱的可以出去耍,干活的可以免费吃,两个姑娘也不收烧烤场地器材费用了,大家从傍晚开始忙碌,边烤边吃边看电影喝啤酒,很热闹的一个晚上。然后,大家都去睡了,我和老外拉两张躺椅看星星看的很晚。
这次路上遇见的,一起喝酒的,一起烧烤的,一起沙漠狂欢的,尽管每一场都很开心热闹,却都没有留下联系方式。但是记得好清楚他们的样子,那个搞设计的北京男孩很会烧烤,那个漂亮的成都妈妈带了一双精灵般的儿女一直很忙碌,那个褪去了澳门赌场气息的公关女孩说了不喝不喝,喝了好多酒。。。
是的,寒江孤影,江湖故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走的那天上午,我喝着茶,老外一个人抱着天猫精灵唱歌,一直唱到出发说再见。
魔都 上海
登机、落地、取车、感觉换了一个世界
敦煌的四天三夜,当然不止这寥寥数笔,很多故事就着驴肉黄面和黄河啤酒早就融化掉了,很多地方没去,留着下次吧,就象画一幅画,总要留白一样。 回来几天,蜷缩在魔都办公室一角,生活重归轨迹,这次敦煌之旅,实在是很满意的,想起的时候就点一支烟回忆下那些天的片段,累了的时候,记得晚上在躺椅上看的那片星空就好。
-------------------------------------------------------
“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
文化大师季羡林曾说:“世界四大文明体系: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交汇的地方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再没有其他了。”
老外是发小老彭的外号,传承自他父亲,估计后面的旅行还有很多要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