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就是生命的意义
今天听了(火种)一书,其中听到毛泽东也曾经被困在一个山洞中,然后有所反思领悟革命的道路。这让我想起了龙场悟道的王阳明,阳明心学从此诞生,孔子和学生们绝粮于蔡,仕途之路不通,从而转向了教学传递学问,文王居而演周易,文王被困在牢狱里面,不忘推演周易。有时候困境不一定是坏事,所以陆游的“柳暗花明又一村”,不是没有路了而是要转弯了。要学会打破思维的牢笼,困境不可怕,可怕的思想被困在牢笼里面。
昨天听了陶勇眼科医生的书,他因为医患事件,被砍手受伤,以后不能再做手术了。他没有被困住,他很快调整好了状态。他学会了用心观察患者的心,重而发现病因背后的原理,发现各行各业都是有技能到艺术创新再到理论的三重境界,所以他写了书,希望解决更多人的问题。他没有被困境打到,反而他多了两把手术刀(无形的刀)。
同样是被困,普通人可能会死或者抑郁,伟大的人却能创造出新的东西来,或者找到新的出路,这绝不是偶然的,因为其前期做了很多工作,为今天打下了基础,这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中间需要时间需要发酵。
听陶勇的(自造),说所有的工作都有3层境界,第一次是技能,第二层是艺术/创新(可以自由发挥)第三层是理(悟道),例如做饭,不会做的阶段是按教程做,第二阶段就可以自由发挥了,第三阶段可以通过做菜悟出一些道理来。这也是为什么阳明先生要格物的原因。
所以后来他提出在事上磨炼自己,知行合一,要想得到理论,必须实践,只有自己做过,总结出来的理论才有说服力,才能服人,阳明先生是一位实干家,重视实践,只有做到了才是真正的掌握这个道理。真正掌握真理的过程是从学习理论到实践再到总结理论,这才是真的认识真理。
前几天看(长安三万里),最大的看点是高适和李白的人生经历,高适是实干家,从一个口吃的少年到可以写诗,再到可以参军做文书(大多数人都看不上的职位),再到带兵打仗的节度使,中间有两次经历(都是十年)都是找不到出路,然后默默的回到家乡,苦练学习,
正因这样长的时间积累(2个10年的沉淀),再加上做文书的经验,所以到军中无人时,才轮到他出头之日,所以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平白无故发生的,都是因果联系,今天的结果也前10年20年所做的事决定的,你所有的努力都不会被辜负,只是时间的问题,所以你尽管努力把,宇宙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没有白走的路白读的书。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幸运就是和你的努力之路相遇了,你首先要在路上才行。
当你还没有方向迷茫的时候,请不要放弃,请相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低谷期在困境里请不要忘记仰望星空,低谷总会过去,在这期间你与其抱怨苦闷,不如做点事情(或者学习),要相信这期间你在积累阶段,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量变才会达到质变,质变就在一瞬间,就像大鹏鸟要么不飞,飞者扶摇直上九万里。想想低谷期的伟人先贤们是怎么做的吧,想想那些有实干精神的人吧,虽然或许努力了结果也没有成功,但也不要失望,只要你到达了山顶看过美丽的风景,只要你还拥有攀登路上的经历,那就值得,那就无憾,最大的遗憾应该是没有努力过,没有做过,没有经历过。人来到地球上的意义就是,实现自我价值,实际是做过多少事,比如苏轼留下了诗词/东坡肉/苏堤/有趣的灵魂乐观的精神(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