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儿风没有,烈日高高地挂在天上,炙烤大地。万物像在热气笼里蒸煮着,绿意减了几份;白云也惧怕起来,不知道躲哪去了。偶尔几朵云泥牵手倏忽而过,凉意转瞬即逝,倒也平添了喜悦。人们躲在空调房里,一步也不离开。
大门走廊里,过堂风轻轻吹过,十分舒服。我一边浏览“我的教案”——手写备课本,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一学期四五十页的教案;一边思考怎样提炼概括出政治教学设计的经验教训。
去年开始代副科,备课量大为减少,但我严格要求自己,尽快驾驭教材,与教学融为一体,实现学会做人做事。时间多,给备好每堂课留出了充裕时间。首先,重头学习,精心设计。备课用心用情用功。每一课读五遍,一遍初步了解所讲的内容与行文结构,二遍逐字逐句逐段研读,讲的内容,论述道理,及论证方法。作好批注。三遍结合身边的实例,理解书本上理论,讲好身边故事,体认故事传达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道理。四遍制作思维导图,明确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怎么样去设计教案。第五遍基本上弄清编辑意图,厘清教学思路。可以结合学情,布列教学方案。
接下来,撰写方案,创境入情。密切结合学情,或者设置问题情境,或者导入时事新闻你来说,或者大家的故事让你品,或者绘制思维导图明确教学目标……这点我很注重。激趣启思,畅所欲言。但限于农村学生羞于表达,不善言辞,更多情况,唱了独角戏,自问自答。可见学情把握,甚至说与学生的关系处的不好。以后站在学生角度,多问计于民。不断写课反思,从而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向上的动力。
与此同时多向教参课标学习,相关杂质文章学习。
第二阶段,感悟新知 。问题串引领,读书听讲,小组合作,体悟交流。带着问题读书,读出味道。一般学生读上一遍,就不愿读了。还不知这遍读的啥,索然无味,哪能正确回答问题。为此,抛开问题,问学生:读出来的味道说说看,可能有话说了。所以,一定结合学情,留出时间。开始说不好没关系,只要不气馁,敢于说,相机引导,持之以恒就好。这点还要下功夫。
A班基础好,跟着老师教学进度,读记写,勤奋好学;B班心思不在学习上瞎鼓捣,需做好思想工作,更要学习更多方法技巧。好的班,交给自学方法,写出分析报告;差的学生,更要多交流。树立目标与自信,从点滴改变,时间一长,看出奇迹。
三是交流讨论,理解记忆。也多是形同虚设,至多照本宣科,理解回答了。多捕捉瞬间热点,抓住不放,挖掘教育因素,教育引导。这时老师把握教材课标的本领显现出来了。这时再读书,多思辨,弄得明明白白,学生思辩,进入深度学习角色,成为学习主人。应该是下面的工作重难点。
四是处理作业,完成三题。一般做到了,由于讲的多,学生厌倦了,作业背诵不到位,学习效果不如意。抓住课堂,向45分钟要质量。
五是写好教后感,坚持下去,收获更大。为了更好教学,做到精心备课,与学生处好关系,摸准学情,注重引导教育,扶他们学会学习。狠抓写课与落实,以此激励学生,做到认识自己,做学习小主人。
练好字,写好教后感,做好思维导图,比较参考好的教案。教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