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复习经验
作为一个十年来不断折腾各种考试,又遭遇各种不顺的人来说,其实我早已经知道自己没找到合适的复习方法。
(关于我这十年来的失败经历,大家可以看这篇文章链接,可能自己预知这次的惨淡结果,给自己早早就找了理由)
先将自己的复习经历呈上,供各位读者自检或点评。
还得分两年来说:
2019年:
4月:工作比较轻松,每晚看二倍速教学视频+配套讲义,每晚一小时到三小时不等,一个月看完管理和计价。
5月:看案例视频、做管理和计价真题,每晚平均一小时左右。
6月-7月:零星时间复习。(工作很忙,一共主讲了三次概算专家会汇报,有一次讲了一个半小时报告后,会中休息,专家见我站起来才发现我的大孕肚,都惊呆了)
8月-9月:8月初待产、生子、坐月子,期间大概42天没看过任何书。出月子后(9月中旬)开始复习,来不及看视频和教材,就拼命做真题,将真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尽可能理解或硬背,案例部分就抄答案,抄表达方式。根据小朋友作息来调整,一天大概能复习两个小时。
10月底:考试前策略调整,只参加计量、计价和案例,不考计量。
成绩:管理和计价低分飘过,计量缺考,案例57分。
2020年
4月:疫情后期,广东2月份开始复工,由于自己认为去年太早复习导致后面忘光了,打算靠近考试时再复习。
5月:将案例考试涉及的管理、计价知识点复习了一遍,每天大约1-2小时。
6月:听案例视频,每天平均1小时。
7月-9月:零星时间复习。(这是地狱般的三个月,造价岗位暂时只有我一个人,孩子不到一岁,还在哺乳期,每天工作到九十点钟,中间还有多场汇报+异地当天来回的出差。9月初自己差点晕倒在地,医生劝休息,到10月才闲下来。)
10月:考前请了一周病假,在家复习。考前,内心放弃计量,但仍参加考试;全力以赴冲案例。
成绩:计量44,案例63.
复习材料:
1.视频及视频配套讲义:2020年2月的时候,广东省建设工程计价协会联合建设工程教育网推出了免费教学视频名额,当时申请了一个名额,所以一直看的最新版视频。只看过精讲班和串讲班一遍。
2.真题:19年买的14-18年共五年真题。
其他:教材,买了正版,但没看过,书特别干净。
笔记是采用电子记录+打印讲义写笔记进行。
我原来的计划是这样的。
先从战略上说:
一是从复习进程的规划上,二是从复习内容的取舍上。
在复习进程的规划方面,应分阶段进行,确立不同阶段的复习目标、复习时间及复习重点。
在报考初级阶段,尽全面地搜集相关的造价师考试内容及政策,准备好复习教材和今年真题;
基础阶段充分利用教材及各类资源,打好基础,总结归纳考试出题重点及解题思路;
冲刺阶段多做真题,查漏补缺,集中攻克自己的短板;
考前一周回到真题,利用好复习笔记,调整好状态准备迎战。
在复习内容的取舍上,应突出重点,不宜平均用力。
不能完全参考网上的复习经验,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复习中有意识地加大对自己的弱项模块的复习强度,注重知识要点的归纳和总结,专项突破。
我认为案例题最重要的是第5题(计量、计价),最循规蹈矩、最容易拿分的是第1题(财务分析)和第4题(预结算),最难拿分的应该是第2题文字题(难踩中点),第3题(工期、费用索赔及时标网络,出题灵活)。所以我将重点放在1/4/5题上,对2、3题的知识点尽可能梳理理解,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再说战术。至少每日坚持学习一小时,在周末和个别晚上,做好连续学习四小时和八小时的准备。
想象是美好的,但实际执行起来,我只能说:稀烂。
首先,复习时间严重不足、复习质量不好。很多大佬总结通过造价师的学习时间应该是400-600小时,假设我是要复习计量、案例,这两科造价师中最难的两科,起码也要放200-400小时。然而将我的所有复习时间加起来,也只有一百来小时。也有的人说有效学习时间,但复习过的人都知道,一般进入专心复习的那种"心流"状态,并不是那么简单,尤其是精力差的时候,书都不愿意翻开。
其次,做不到每天连续学习。一般考造价师,差不多没有三十岁,也有二十六七岁,不像十年前高考前后的自己,记忆力超群,很多知识学后两三天不复习,在脑中只有模糊的印象,影响后面复习的进度。更不说我连续几周不复习的。
第三,没有毅力将学习计划执行到底。虽然工作很忙,生活很累,但时间就是海绵里的水,挤挤还是有的。但面对这些空闲时间,我选择了更轻松的方式:看手机、刷微博知乎、追剧等等。我自己也清楚,意志力就像体力一样,会被消耗。但我忽略的是,意志力,也能像体力一样去锻炼、储存、调用。这点我从很多群友身上看到,他们也被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缠绕着,但他们将有限的意志分配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复习。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从复习、考试的感觉和考试的结果上看,我应该在理解知识点上出现了偏差,又或者缺少识别考点陷阱的能力。这点才是最致命的,比起裸考、没时间复习导致的考试失误,自我感觉地考砸是需要我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