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妈妈陷入了“冷战”》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 闫金兰
案例:
一个五年级男生的周记里写道:“我恨我的妈妈,那天,我的日记被妈妈偷看了,我觉得特别的愤怒,很委屈,所以和妈妈大吵了一架,并且发誓再也不会原谅她。那天放学,她又要翻看我的书包,无论她怎么说怎么抢,我就是不让她看,她气急了,又打了我。以前她打我,我还用手挡着,现在她再打我,我就用坚毅的目光瞪着她,用坚强的臂膀迎接她,看她还怎么办。”闫老师读了孩子的周记,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和家长进行了沟通。
看到家长和孩子都如此烦恼。我认为孩子不能和妈妈很好地沟通,原因在于:
1、妈妈的教育方式粗暴,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
家长总是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想怎样管就怎样管,说教不起作用的时候就一定要动用武力,否则孩子会上天的。殊不知,五年级的孩子总感觉自己已经长大,不希望父母用对待小孩子的方式来对待他,无论他的想法与行动是怎样,都渴望得到大人的理解和尊重。
2、妈妈与孩子都没有用心倾听对方。
当妈妈关切地询问孩子的一些情况时,孩子总是嫌妈妈唠叨,对妈妈冷言冷语、敷衍了事,完全没有感受到妈妈的关爱之心;妈妈呢,发现孩子的问题,不容孩子解释就暴跳如雷,大声训斥;孩子在想要寻找倾诉对象时,发现自己又遭到一番教育,甚至成为妈妈的撒气筒,如此这般,孩子还愿意和家长沟通吗?!
3、妈妈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进入五年级的孩子,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喜欢什么?家长恐怕不是特别清楚。对于孩子做的事情,家长总是主观臆断,全面否定,按照大人的思维方式要求孩子,让孩子感到和家长没有共同语言,无法与家长沟通交流,所以当家长想与孩子沟通时,孩子会采用逃避的方式。
4、妈妈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却少变化。
当今社会,手机、互联网的普及,都为孩子与外界的沟通打开了一扇精彩纷呈的门,此时父母重复的简单说教显得那样苍白无力,对孩子没有任何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孩子甚至会怀疑父母的说教是否正确,这样交流必然不会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作为家长,如何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呢?
1、学会会彼此尊重
不管遇到孩子的什么问题,家长都要冷静的处理。不要让过激的情绪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使沟通出现障碍,这样不仅于事无补,还会起到坏作用。只有尊重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父母与孩子之间才能有愉快的沟通。在学习生活中,孩子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受,很多家长有时候会忽视孩子的这种感受,按照自己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控制、说教,流露出焦虑、失望等心理状态,导致和孩子的沟通陷入矛盾之中。
家长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孩子是孩子,家长是家长,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虽然孩子的思维和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但他拥有和成年人一样的人格尊严,只有尊重才会让孩子向家长打开心扉。
2、学会倾听,用心交流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需要父母的指导和教训,他们需要的是有人倾听他们的诉说,有人理解他们的感受。沟通不一定需要语言,有时,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有些家长与孩子沟通时,往往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草草的下结论:“什么?你又犯错误了?”孩子刚要分辩,紧接着又受到一番训斥:“天天叮嘱你,你怎么就是不长记性呢?”孩子想解释,但都被家长的责备顶了回去,孩子只好把委屈和后悔通通藏在心里。给孩子倾诉的机会,让孩子宣泄心中的郁闷,这对孩子的心灵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沉默是金”在沟通中,用心倾听非常重要,甚至比说更重要。
3、相互了解,与孩子共情
我们常听家长对孩子说“跟你说,你也不懂”,是呀,谁愿意和一个没有共同语言的人倾心交谈呢?作为家长,很想了解孩子的一切,希望孩子多讲讲他们的事情,可是讲什么呢?
所以,要想和孩子有很好的沟通,就要去了解孩子。我们做家长的不要想当然,不要带着自己的判断和成见来和孩子交流。先放下自己的判断,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参与他喜欢的一切,然后进行讨论,讨论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孩子体会什么是真善美,对孩子的“教育”,顺便也进行了,不是很好吗?努力和孩子建立共同的爱好,了解孩子,懂孩子,孩子才有和你交流的兴趣和欲望。
4、多种方式,沟通无极限
现在,手机、QQ、邮件、写信、便利条等沟通方式层出不穷为沟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家长和孩子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沟通,不好意思当面说的话,可以彼此发个短信,既方便又坦然。
作为父母应该明白,“听”和“说”是一个彼此沟通的过程,是双方的事情,各自表达清楚,彼此领悟到对方的意思,这样才能使问题浮出水面,才可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与孩子沟通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批评,不是命令,不是逼问,而应该建立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总之,教师不仅要培养自己的学生,同时还要帮助家长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收获:人与人之间离不开沟通和交流。沟通和交流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交换信息、拓展思路、统一认识,也不仅仅是一个反馈、激励、辅导的过程,还是相互了解、增强信任的最佳手段。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也是如此,有效的沟通能够满足孩子精神生活的需求,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也会促使亲子之间衍生出更加牢固的多重关系,比如朋友、兄长、姐妹等。沟通和交流,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途径。
拓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家庭教育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家校沟通才能促进相互了解,家校配合才能有效整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力量,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