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是记录胡适先生离开中国至离世前(1950-1962),十二年间的日记随本。阅毕此书,其囊括的内容是多样化的,不是那种仅仅局限于个人生活区,而是展现了一个大家,他在文学、历史和哲学,尤其是语言文字上,等等多个角度的观点与科学方法。
年限上的编排看来,胡适在刚离开大陆的日子里,对中国的内情并未有太多的牵挂,而更多的是将自我的价值,投身于美国的文化交流以及上层社会阶层的精神享受之中。当然,如果在阅读了关于他其他文集,尤其是那本《四十自述》后,你再来看看这本书。其实你会发现,这样一个大师级的哲理学家,一贯的家庭教育熏陶与经历的社会动态,注定了他字里行间的那种显摆姿态,尤其是学会了精神物质文明,双管齐下的奢华享受。
一般来说,我们读一个人的日记,是基于我们想全面了解一个人,有一种窥探秘密的罪过,亦或是那种类似于爱之疯狂的痴恋。可,在胡适先生的日记里,你看到的是对政治言论与他,对新闻报道与他,采访与他,演讲与他等的记录。那么,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他更像是在把自己的生活展现给观众,日常记事之时,就已经在刻意地传达着自己需要将这些在案的文字发表出来。就像你写了日记,不是为了有一份自省和记录的神圣感,而是意欲表现与传达自我言论的私心。那么,打个比方,笔者认为,他这一种写日记行为,就不能归属于手淫一类私密的空间,而是捐精的义举。
当一个人能够将私密或是不能为人知的观点,作为一种导向言论来记录时,那么他这一举动就已经有悖于日记的性质。而冠以捐精的名义,就更加的不可饶恕。本来你生活在帝国主义社会中,性文化产业是合乎国情与法律的。那么,某种程度上,你手淫就是剥夺了社会某一阶层的挣钱机会,更甚的是,你还以另一种体面的捐精名义来获得更多的体恤与金钱。而且,据笔者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知识储备,自慰这一行为如同吸大麻般,是很具有惯性的。
后期的文字记录中,可以看出他已然在思念着自己在大陆的时光,并且一心想以文化研究的背景框架下,进行自己在哲理上的感染,并注重自身的健康问题来与后来知识分子的教育培养。老来总是睿智的,多愁善感的,更何况这样一个大师级哲学家和教育家。
最后,笔者的建议。如果你要是想了解和熟悉日记这种写法与内容体现,那么这本书不太适合;如果你想再深一层地熟悉大师级人物胡适先生的阅历,那么这本书也不适合,不过可推荐那本《四十自述》(全面地阐述了他的个人成长史,毕竟是自传体的文稿);如果你是抱着随心翻阅几页的心理,不好意思,同样不适合。说到底,这种书籍更加适合那种大家或是有着学术需求的人来解读。所谓的解读,就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表现,是需要在清晰地掌握了他的框架与知识背景下,从而对那个时代那个人物的一种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