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相吕仓见客于周君"这则故事,与前边东周策里讲的都不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东周国内的自家事。什么事?说东周君刚做完重大人事调整,即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囯给换了,工师藉下,吕仓上。吕仓为了巩固自己的相位,"见客于周君",故事由此开始。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废相工师藉,此人工作认真,有担当,做事不会拐弯,心想什么就说什么,且群众基础好,大家都认可。属于实干派,所以他的被免大家都不理解,对东周君也很有看法。而吕仓则是善于心机,干事唯上、唯虚,大家都不满。正是两人性格迥然,才有"吕仓见客于周君,工师藉恐客之伤己"。
大家的议论让吕仓心虚,于是就找了一个能说会道之客卿去见周君,目的是巩固相位。工师藉听说也找人对周君说:“客者,辩士也,然而所以不可者,好毁人"。这个人只会说,不可以信他说的话,他这个人喜欢诽谤人。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工师藉找人都和自己一个德性,直来直去,就一句话想让周君认可自己的观点,谈何容易!他和吕仓请的客卿不在一个档次,注定不会成功。
吕仓的客卿怎么和周君讲?周君为什么免工师藉,下篇会有分解。这里我们想说一下工师藉其人。他不是沒有能力,也不是工作不认真,更不是不团结同志,他的错误在于不懂驭人之术,作为一个下级不懂和上级交流,又怎么会得到认可?他的被免是注定的。我们今天多少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且群众认可而得不到重用不也是这个道理?我们找到源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