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许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以前的时候,我以为过不好的原因是不会把一个正确的道理用出来,是因为自己理解的还不够透彻。要是真的懂,自然也会做的。现在我认为,是我们把那些的道理想的太简单,我们只是相信这个道理是正确的,却很少去想道理在什么时候怎么去用,才是正确的。
罗子雄在演讲里说的很简洁,要从一个小白升级到专业人士,要经历看,做,想,这三个阶段。从一个专业人士进阶到优秀的设计师,也是要经过看,做,想,这三个阶段,不过是2.0版。第一次看,记得自己当时大呼:子雄说的对。此外再无想法。
在自己写了半个月的文章,把肚子里的墨水用完以后,每天大量的输出,让我不得不思考怎么样的学习才是效率最高的。
罗子雄说的都对,看好的作品没错,可是好作品那么多,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作品才是适合自己的。采铜说的没错,读书要精度,要提出问题,让问题引导自己读下去,看到作者在字里行间的留白,可是我不知道要提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学会提问才能提问吗?才能问出一个好问题吗?
遇到问题以后,我们才会想到答案,当我们苦思冥想无所得时,才发现那个答案就在灯火阑珊处。正确的道理一直在,只是我们的大多数人没有在适当的时候用好那个道理。
同一个道理会在不同的世界地点空间节点变换成不同的样子出现,我们都误以为是自己遇到了无数次的困境,其实是没搞定背后的真相。我想,看书也是,尽管看完之后就忘记了,但是你会熟悉它的面容。在你遇到那些困境时,你会比那些不熟悉它的人更快的找到答案。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晚安。
更多干货分享,在成长社学习群(479903324),这里有资深HR分享面试技巧,教你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