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蜗牛教室太行明珠万仙山郭亮村的故事之二
陶笛喊泉石上流
吃过饭三三两两进了房间,又是好奇兴奋,说好的午休时间,也是在难以抑制的兴奋中度过。
三点半我们集合上山,直奔喊泉,缓坡台阶密林深处,空气湿润皮肤微凉。文静姐姐介绍说,这里的泉水喷出的流量受声音影响,若是我们的喊声大喷出的量则大,喊声小则喷出的量就小。因此,被当地人称为“喊泉”。泉水不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而是由无数小小的水珠组成的水雾,从高悬于几十米之的悬崖峭壁上喷薄而出。我们更是好奇,顾不上喘气,舍不得停下脚步,抬望眼,山峰兀立陡峭,还没听到水声,文静姐姐说到了。
我们急切扬起头,仔细观察悬崖峭壁上泉水的出处。看不到清晰的泉眼,也没有汩汩的涌出清流。只看到那一片长满苔藓的峭壁上,一刻也不停歇地不断喷出密密麻麻地细小的水珠。
当地人传说,“当年七仙女巡游太行,玉肤干燥难忍,急于沐浴。龙王闻知,拔几根髯须掷下。于是,这处悬崖峭壁顿成天然的喷泉”悬崖上还刻有“龙涎”两字,以说明这喷出的是龙王爷的口水。当地人的描述,似乎一条悬空在悬崖上的龙在喷云吐水,而那细小的水流从绝壁顶上那块长满青苔的地方落下,远看真的似涓涓细流的“龙涎”。为了验证“喊泉”的效果,我们四十多人齐声呼喊着,一声比一声的音量更高。水流量似乎也随着喊声的加大而有所增加, 水雾从高高的悬崖上面由天而降,倏忽之间便飘染全身。仿在欢迎我们的来访。喊声过后,又恢复了方才的寂静。
其情其景,顿时令人人兴致大发。大家挥舞着双臂,高兴的喊着跳着。一时间,忘记了奔走了一天的疲劳。小组同伴摆出各种队形,展开我们的校旗班旗让张杰老师拍照,留下这快乐的瞬间。
其实,喊泉并非真能听懂人话。人们对喊泉的传说,不过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也许是对这种悬挂泉神秘现象的一种理想化的解释。
自由活动15分钟后,开始陶笛课之前,我们齐刷刷坐在台阶上,唱《校歌》《南明学歌》,吹奏陶笛《隐形的翅膀》为上课做准备。
张杰老师戴好耳麦,每人发一张曲谱,学生就坐在泉上石阶,陶笛课开始。
我和康老师在高高悬崖之下,抬头看崖壁上的一空蓝天,开玩笑说这也真有点“坐井观天”,还好我们把课堂带进大山,已经是从原来的“井”里跳出来了。
40分钟时间太快,一首有难度的新曲子,竟然毫不费力学会了,下山途中薛晴这组孩子直说“太简单”,或许你们也成了“仙人”啦。临到山下,天公竟然也拔下几根龙须,天空飘起几滴雨,迎来一阵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