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些年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如今很多人都用微信、QQ之类的聊天软件作为日常人际关系处理的重要工具。与传统的面对面聊天有所不同,网络聊天(网聊)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江湖。
其中,有一句话、两个字,是异常特别的,细细品味会让人有虎躯一震的感觉。这俩字,便是“在吗”。
“在吗”在网聊江湖里,常被人用作聊天的开场白。它出现的频率,不敢说最常见,但一定很常见。它的近义句有很多,诸如:
在?
忙?
在不在?
忙不忙?
哥,在吗?
姐,在吗?
亲,忙吗?
你在不?
在就回个话。
……
数不胜数。有些是直接甩聊天表情作开场白的,亦同类,万变不离其宗,其语义与“在吗”大同小异。
在微信上,我常常会收到“在吗”的开场白。每一次看到这字眼,我心底里都会咯噔一下,俗称“虎躯一震”。
为什么?
这要是按个人与聊天对象的熟络程度,我们可以把此划分为6种常见的类型:
第1类,亲密家人或死党之类,聊天话题或语气都无需顾忌的。
若我的家人或哥们(闺蜜)一开场就给我来一句“在吗”,我心底会咯噔一下,然后纳闷:这丫干嘛呢?!从来不铺垫的呀,向来直奔主题的,干嘛要先打招呼再开聊?!为何要转弯抹角的?!完了!这傻叉的手机,被偷了!妈的……
心里一顿咒骂,然后开始琢磨或联想ta手机被偷的过程。下一步,要么是带着警惕性继续聊,要么是直接电话过去问干嘛子。
第2类,紧随无话不谈的死党关系之后,属好朋友之列,平时网聊得多,但不算深入的。
这是比较好破解的情况,对方要是直接来一句“在吗”,你可直接回复“在”或“在忙”。不用多想,对方要么是循着找帮忙的念头而来,要么是循着增进彼此关系的念头而来。
总而言之,都是奔着目的或闲聊而来的。这种情况下,你只需按实际去回答就行。
第3类,近似于工作伙伴或上司/领导/老师之类,斟字酌句需注意辈分与分寸的,属谨小慎微之列。
要是有工作关系的人(特别是有上下级关系的),突然给你来一句“在吗”,就真的让你不得不虎躯一震了。这时候,你往往都会有莫名的压力。
没办法,毕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不外乎如此,事关饭碗罢了。
第4类,陌生人或近似于陌生关系(即极少与之网聊的人)的。
这种情况最好破解,你只需带着提防之心开聊,或直接不予理睬便可。反正,无论你回复什么,就算带上国骂,对方也对你构不成任何威胁。
所以,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选择吧。
第5类,个人心目中的女神或男神。
女神/男神突然问你在吗,你岂有不在的理由?你恨不得马上回复“我在!我在!我一直在!”然后,屁颠颠的一脸幸福,恨不能长聊个古今中外、举国重事与家长里短。
呵呵,备胎翻身的既视感。
第6类,普通朋友或普通同学的关系:
最后一类,是关系一般的人,或者说,平时和ta网聊得很少的人。要是对方突然在微信/QQ上给我来一句“在吗”,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丫干嘛咧?遇到麻烦了?是找我帮忙的么?找我借钱?结婚了?要红包?生了?还是……
无论是啥,都是忒大的雷声,让人心生纳闷之余,虎躯微微一震。
实话说,这种情况下的“在吗”开场白,是最让人蛋疼的了。
你要说不回复吧,总觉得自己有轻视对方的意思,好像完全无视了以前是朋友是同学的关系;你要说回复吧,下面可能会是一连串的往事回顾,最后才来一句“对了,那个啥啥啥”,你就懵逼了。
一句“在吗”,足以把你逼上左右为难的境地。
所以说,网聊是江湖,人在江湖走,处处留一手。若关系不达或情非得已,最好不以“在吗”为开场白。
根据第6类尴尬关系的处理方式,个人的建议是绝对摒弃一切“在吗”的开场白,把尴尬扼杀于根源处。
在我的个人微信上,经常有这种关系的普通朋友突然给我来一句“在吗”,然后停顿,甚而不再说话或直接连串地发“在吗在吗”的情况,好像我不回复ta就不继续其他话题一样。
现在的我,当看到他们的这些个开场白时,我都会习惯性地等待他们的下一句。你如果不先亮明来意,我是绝对不会和你耗时间的。你要说帮忙?那我得要有时间,有心情,有能力才行啊。你要说闲聊?咱俩还不至于要刻意培养亲密关系的程度吧?我不寂寞,不至于要与你畅谈人生,以消解彼此寂寥的情况吧?
所以,有话直说,有狐狸尾巴直接露出来,我会酌情给你回应的。
但过去的我,不懂这个啊。
想当初,有些老同学知道我会做视频,且懂些许剪辑,还会一手PS,所以在毕业不见的多年里,还经常有个什么谁家亲戚结婚做相册做视频,或者工作照片要改底换色,或某某重要活动要剪一下视频,或女票男神珍稀照需要抠图磨皮之类,常常找到我。我知道这些大部分都是免费劳动,但我的出发点大多都是为了维持咱曾经的关系,仅此一个目的砸。但其中有些家伙比较特别,经常都是以“在吗”开头,再寒暄几句近况,最后总会来句“那啥,我有个啥啥啥东西,你帮我弄一下”。
每临此景,总让我有一种被套路的感觉。所以,现在的我变了,有事没事,你不要随便给我甩一句“在吗”,有屁就放,请直奔主题。否则,你就是在透支我们曾经的关系你知道吗!
在亲密的网聊关系里,一般都不会出现“在吗”的开场白。
就拿我与三斤叔来说吧。我和他是无话不谈的好哥们、好死党,我们俩的聊天从来不会问在吗,而是直接甩实质性的话题。
例如,他直接给我来句:“靠!刚才不小心踩到屎了!妈的!”
我一般都是秒回:“那你吃了没有?为何不尝一下它的味道?”
——从来不带停顿的,见字就回复,秒回。
所以说,以“在吗”作开场白,多半是暗示着网聊双方的关系很微妙,不是异常,就是不亲密,或是不对等。此外,还暗示着发“在吗”的一方,极可能是个拘谨而无趣的人。
我特喜欢我的朋友有事没事给我甩一个话题,只要有趣,聊什么都行,只要不是“在吗”,接续任何话题都好。就好像,有女性哥们突然向我发狂笑的语音:“噶哈哈哈,听说郭敬明的<爵迹>票房不达预期,收不回成本了耶!我他妈仰天大笑会不会被他发现呢?!噶哈哈哈……”
我定然马上回复:“放心!你穿双高筒靴过街就行,小四跳起来也打不到你膝盖的。”
——因此,面对神奇的“在吗”,请慎用之。
以上,一家之言,诸君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