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对刚下考场的00后的一项调查显示,超半数的00后不认同高考能够改变命运。再加上近几年新“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高考越来越成为部分人眼中的“鸡肋”。
那么,高考真的变得那么不重要了吗?
1
笔者从小生活在四线小城镇,小城的生活平静而安详,没有宽阔道路,没有富有情调的书屋和咖啡馆,没有现代化的写字楼和科技园区。到了小学5年级,笔者才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曾经,笔者认为所在的小镇就是生活的全部样子,直到高考考上了大城市的大学,才认识到世界有那么大。
到了大城市读大学,笔者才第一次感受到地铁是那么方便,图书馆的藏书是那么丰富,博物馆是可以免费参观的。此外,到了大学,笔者才可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参加不同的学科竞赛,获得名企实习的机会,为进入社会获得一个较高的起点打好基础。除了让笔者开阔眼界之外,上大学更塑造了笔者的世界观,锻炼了思维能力。
人们常说,现在一名快递员和一名白领能挣同样的工资。但在工作的闲暇时光,快递员可能沉迷在手机游戏中无法自拔,而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更可能在书店补充能量,在音乐厅欣赏高雅音乐,在看完电影后写下影评,为下一步职业的发展积聚能量。大学教给学生们的更多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而不仅仅像技工学校一样教给学生职业技能。
2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在大学里,一个人便拥有了同学和老师汇聚的“朋友圈”,当大量要素聚集时,个人的努力就会被放大,每个个体也就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一个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很可能垄断一个行业的上下游,当学生通过招聘会进入相关企业工作时,就会发现同事、上司、乙方,乃至监管层都有自己的校友。每一个校友就是一项人脉资源,在未来难免会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有所助力。
就拿目前最公开透明的互联网做例子,腾讯的五名创始人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中,前四人是校友;马云的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中,也有不少人是马云的校友;李彦宏和刘强东,一个与纽约留学圈里的“公主”马东敏结合,一个追到了“连续三代从政”的同学龚小京,缺乏资本的两人从此开始打造互联网帝国。
社会毕竟是由一名名社会成员所组成。进入社会后,人脉资源很可能对一个人事业的进步起重大作用。而在大学中,普通人更容易结交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为将来的阶级晋升之路打下人脉的基础。可以说,人脉资源也许才是大学里的第一桶金。
3
说点沉重的,“读书无用论”背后,是三四线城市的考生进入重点大学越来越难的现实,是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之间巨大的教育差距。一二线城市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上各种兴趣班,上小学之后要学习奥数,上中学之后要参加各个学科的竞赛,拿各种各样的奖状,以便在大学自主招生的时候证明自己。姑且不论这一做法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否合适,单单就参加一场考试而言,一二线城市的孩子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而三四线城市的孩子,除了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就几乎没有更多的课外辅导了。回顾笔者的青春时代,从来没有上过辅导班,哪怕在高三时,也只是上晚自习到十点钟。现在回想起来,哪怕当初再辛苦一点也好啊。
这样的现状下,就高考成绩而言,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就有了较大的差距,更遑论一二线城市与广大农村地区相比较了,近几年农村地区考生占录取人数比例逐年下降就是明证。此外,大学自主招生,特长生的招收更是挤占了每个重点大学不多的名额,让三四线城市的考生更加难以跨过通向重点大学的鸿沟。笔者当年高考时,仅有全校第一参加了省城举办的重点院校自主招生考试,结果铩羽而归。
现在来看,除了考上重点大学的同学由于具有宽广的视野,扎实的基础还能留在大城市打拼,为阶层上升而奋斗外,笔者的大部分同学只能回到那个四线小镇,继续命运的轮回了。
虽然公平的天平正在逐渐倾斜,高考却是人生中最后一次相对公平的竞争。备考过程中,没有同学间的权力斗争,只有互相鼓励和拥抱;走上考场时,没有暗箱操作,只以最后的分数论英雄。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在窗明几净的房间里做题考试,总比跟有钱人家的孩子比“素质教育”的成果容易些吧。
高考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却给了每个普通人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