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鹿小妮
01
许久没有好好更文了,马上而立之年的职场创业妈妈并没有网上那么热血励志的故事。
看清当下一地鸡毛之后你还真得一根一根捡起来做成鸡毛掸子当武器,因为唯有这样才能奋斗下去。
职场中人离职、跳槽本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员工吐槽老板、公司制度也是朝九晚五过后的话题,偏偏这个池子就因为这样火了。
本该好好精心写作,远离这些热点,但看完网上压倒性的力挺言论反而坐不住了,最近因为疫情的事情倒是让池子的事像某个不经意的海浪一样退去了,这样也就不能说我蹭热点了。
大部分对池子的评价是真实、敢说、随性、慵懒的有态度,总之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个个直戳白领的软肋,因为我们不敢!
说池子真诚,什么都敢说,在这种以吐槽为看点的工作环境下这应该算优点,但如果你真的学习了,一定只有一条评论——情商低,不会说话。
池子身上的这些标签足够我羡慕一整年,但身为职场中人劝你还是别学了,毕竟直言纳谏有时候会丧命的。
在李诞成功晋级为诞总之后,池子依然是池子,放在普通人身上这算不算不够上进?
当然,你也不用替池子操心,小伙子的才华不会比朝九晚五的你过的惨,你相信我。
02
记得去年特别火的一个词“斜杠青年”,这有点像我毕业的时候学习的一个理论,它说一个职场人应该T型发展自己,一专多能,专业技能深度强,非专业技能广度大。
于是网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斜杠青年,我突然发现原来大家都卯足了劲在下班后发力呀!就像有人吐槽李诞,一边念叨人间不值得,一边拉着别人喝大酒,最后他佯装喝醉,一回家就写书。
去年我和晶晶还互相鼓励加油,做一个斜杠青年。晶晶其实本来就是个斜杠姑娘,稳妥的编制内教师饭碗,加上琵琶专业十级的技能,还有在头条上写作拿了好几次奖金的经历,她就是plus了好不好?
一年过去了,我丧丧的和晶晶说一句:我是个凡人,还是不要梦想做斜杠青年了吧。
倒不是说我一年都在原地踏步,只是我缺少斜杠青年那种把自己逼到死角的自制力,我还是喜欢随心所欲的上进,这观点可能不适合所有人。
比如我还在持续学习精油,猛然一个好配方会让我兴奋的半夜睡不着,但你让我天天高强度的配油我会拒绝的,但斜杠青年不会。
我和闺蜜每年都会在元旦的当天互换新年Flag,从事业到自我提升,从家庭到业余爱好……后来我们还要求彼此给出量化值,不然不好考评,把管理学的内容全用上了。
我要骄傲的说2019年我定的目标全部达成了,而她扬言要给全家煲汤的,在我和她分享了一次蒸蛋糕的做法后,她女儿堵住了厨房门不给别人吃,你们应该能想象她下厨的频率了吧?
今年她的Flag突然多了一句话,她说:以前总自命不凡的以为自己是个大人物,实践了快三十年终于发现自己是个平凡的人,踏踏实实过日子。
她的Flag突然变得特别接地气,我觉得不到年中她都能完成,也不知道下半年她准备拿来做什么呀?
但第一批90后还能年少轻狂的真是少见了,反倒是各种炫存款、炫资产的励志贴子给大家带去了而立之年前的高度慌张感。
因为你对着表格一看,呦,有拖后腿了!但很少有人会告诉你,有时候幸福就得往下看,仰着头立目标,低着头过日子。
03
按斜杠青年的理论,我都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定义我的那个主业,是精油?是手边的工厂?是抽屉里已经落灰的HR证书?
开厂后有个叔叔说:“你不要在意赚了多少钱,你就当是一家人在一起过日子。”
可能杠精们又要怼了:让你别好好赚钱,人家去赚了!但对于多年背井离乡打拼的人来说那种团聚远比赚钱困难的多。
我的学霸弟弟喜欢跳街舞,起初谁都不以为意,哪想他随随便便拿一个奖牌都很厉害,我突然反思我做精油好像没有这么厉害。但家人不舒服的时候会先想起我的精油是不是也算一种成功?
当同龄人告诉你我靠写作月入上万,我兼职XX喜提XX的时候,我看到朋友圈里那对恋人,双喜和子琛,他们牵手穷游了大半个地球。
开始我会替他们担心,在别人都在努力工作的时候他们这么放肆的玩以后怎么办?当我发现他们出去玩需要支撑自己走下去的技能并不比办公技能简单后,我和小妹妹说:一辈子玩好一件事就够了。
他们不会参与晒存款晒资产的行列,但他们存了满腹的精彩故事,让我身边别的朋友听完就很想认识他们、见到他们,你能说这样的生活不酷吗?
一个人能认清自己的位置是件特别不容易的事,但庆幸的是我身边的朋友依然保持着向上生长的动力,谁也没和生活妥协。
我也不知道这一辈子会靠什么技能,但我想做一个有趣的人。右手只写我想写的字,偶尔哄睡了小小安悄悄的看几页书,能对镜贴花黄也能撸起袖子和工人们赶货。
而立之年将至,好像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本领,今天去中文学校上课,一个小孩子趁我转过身写字的时候悄悄和别人说:你知道吗,妮妮老师会做超棒的手工!她都有送我。
我好开心,因为这是有趣的人才会做的事。貌似一事无成但有趣也很酷。
愿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在疫情蔓延的日子里保护好自己和家人,2020新年快乐!
我是鹿小妮
乐于分享故事
期待倾听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