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人生摆渡人
父母对自己的不满生发出焦虑,如果焦虑是主旋律,也会传递给孩子,这是一种对未来不确定的投射。
成年后的状态与童年有一定的因果联系,但并不绝对。“童年决定论”给了人们推卸责任、不为自己人生负责的借口,因为大环境的影响很多人有不自由的童年,让“父母皆祸害”成为背锅侠。
塔拉的故事:原生家庭奇差无比,却成为哈佛的博士生,出版了自传叙事书。说明原生家庭不决定一个人的未来,一个人的外在际遇会把人带向何方,其实谁都不知道,这种偶然性是必然的。父母需要认清自己在育儿中的分量和地位。正如塔拉,因为亲情、友情、师恩、信仰的这些外在际遇,加上她自己向上成长的积极力量,她也把烂牌变成了好牌。这种向上成长的积极力量是每个人都有的。
圆桌派吕代豪的故事:原生家庭是给他不好的影响,让他进入黑帮多次入狱,成为他前半生不幸的根源。后半生,因被诬陷,又沉冤得雪,在坐牢的过程中看到呼风唤雨的黑帮老大瞬间生命终止,加上一直以来自己救过的人的妹妹的来信,让他悔过自新,重新拥抱了世界。一系列的因缘巧合造就了他前后半生完全不同的成长轨迹,其实也有原因是激发了个人向上成长的力量。
这堂课的启发:不忽视原生家庭的影响,给孩子相对健康的家庭环境,斩断代际传递;也看清孩子的人生不是家庭决定的,成长过程中有必然的偶然性。
我们自己,也应将原生家庭当作一只和我们拴在一起的狗子,选择解开狗链子,一生自由;选择不解开,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