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我曾结束某段关系后,我的内心有个声音,开始不断谴责自己,“如果当初我那样说就好了.....“这样谴责声音一次次在我耳边低语,我说不清楚那些是什么。
无意间我看到一篇《如何跳出“对陌生人客气,对身边的人发脾气》介绍了暴力沟通和非暴力沟通。才知道我是做了施暴者,那些不知道是什么的话,就是隐含我内心的需求。
我听到我内心声音,一次次的召唤,声音越来越强烈。我下了决定把它收下——《非暴力沟通》。
暴力分两种 : 一种是你看到的拳打脚踢,而另一种是隐蔽的暴力,那是埋藏在语言的暴力之下。
收到这本书的那一刻,心理产生了一种情愫,就好像刚刚认识的新朋友,但又好像不是新朋友。“她”穿着深蓝色的衣服,看着沉重富有内涵,更多的是治愈。
>>>> 02
关于非暴力一词,来指暴力消退后,自然流露的爱,这种沟通方式被称为“爱的语言”。美国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基于幼时因种族歧视被打和种族冲突发生伤亡的事件,一直困扰着他。
受被囚德国监狱的艾提海勒申的启发,让他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是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非暴力沟通”。
我觉得“非暴力沟通”是爱的提醒,它使我们都能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为了回应而沟通,而不是为了理解而沟通。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让你做一只温顺的小绵羊,而是把关注的角度转为聆听彼此内心的需要。
>>>> 03
书中“是什么蒙蔽了爱?”这一章节作者总结了蒙蔽爱原由。
1、道德评判:比如你怎么那么不负责任,又或者你想多一些体贴,那男友就冷漠的像块木头,诸如此类不负责任,木头,都是评判的标签。之前男友说我“假”,我反问你指的假是什么?他却说的不明确,这也成了我心中久久难剔除的刺。
2、进行比较:在我小的时候,父母总这样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考试又考第一,再看看你。比较往往会产生不满,凭什么别人家的永远都是好的。如果想要过上悲惨的生活,那就去和别人比较好了。
3、回避责任:这是书中的一个例子 ,有一位老师说道:我讨厌评级,这样做不仅没用,而且学生会很紧张。但是我不得不评级。”作者让这位老师用以下方式来表达:我选择评级,因为....然后这位老师说:”我选择评级,因为我想保住工作。“接着这位老师赶紧补充一句,我不喜欢这样说,这让我觉得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强人所难:现实中父母、师长、经理的话让我们循规蹈矩,如果不配合,就会受到惩罚,这就是强者常用的手段。久而久之是我们产生害怕心理、逆反心理,最终导致心灵的隔阂。
我们把语言剖析开来,不难发现我们的言语中,不知不觉启动了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的词语和腔调,也是这样的不知不觉就会给彼此造成棱角和隔阂,让我们的爱很难表达。
>>>> 04
我摸索着非暴力沟通固定模式(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一点点实践。虽然不能全部运用,但是收获也是不容小觑。
破开了我和父亲20多年基本0沟通的冰。因为这20年里只要一沟通,某个点不对就燃起吵架之火,为此我更加宁愿给它冰封。
周六那天给父亲送东西,约好的地点我没去过,跟着地图到了大致的位置桥下交叉口,我开始不知道怎么走了。
父亲又弄不明白微信,一次次的电话,一会指南,一会又指桥下我更蒙了,父亲开始焦急地破口大骂,然后电话挂了。
我傻傻地愣住,放慢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用结合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点做出分析:首先观察他发泄情绪的背后是什么?(因为我没有分清方向),感受是什么(他的感受焦急,怕我走丢),需求和请求是什么(可以让他来接我)。
我回过神按了回拨:”老爸,因为我本身方向感不强,我现在站在交叉路口,你所指的我没办法弄明白,你骂我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你很焦急,你是否愿意过来接下我。“说完后心里很畅快。当然老爸已经在接我的路上。
有口难其说,有话说半截,内心的愿望表达不出,就像胶囊卡住了咽喉,实在难受。正是《非暴力沟通》让我在言语中清晰地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它是爱的提醒,不是爱的刻意,它是自然的表达,不是僵硬的表达;
生活中隐形的炸弹太多太多,为避免爆炸,我们更应该拿起非暴力去扫雷,去预防下一秒的“爆炸”。
(怀左同学第三期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