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寻找幸福。但完全的时时刻刻的幸福根本不存在,所以接受现状,活在当下就是终极的意义。
人是善良与恶魔的结合体。这个世界上存在善的方面,也存在恶的方面,每一个人同样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如何激发他人人性中的善,压制自我人性中的恶,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人需要感性,凭着自己的感觉做事真的很舒服,但有时候感觉会让自己驶入低谷,看不清真相、本质和规律,从而让自己做事陷入极大的痛苦。人需要理性,让人能够拨清迷雾,看清事物最本质的样子,但这样会让生活少了很多的乐趣,让人直面世界的残酷,从而内心变得冷漠,走向另一种痛苦。因此,人最好的是时而理性时而感性。这种变换又让人疲惫不堪。如何把握平衡,掌握好度是关键。
人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大部分人找不到真正的自我。人都是活在世俗的评价标准里,没有真正的追随内心的真实需求。哲学上,人的定义就是过去经验的总和。
人性是复杂的,所以人组成的社会必然也是复杂的,人性的丑陋面让这个社会充满了潜规则,黑暗的剥削,人性的美好又让这个社会充满了道德,正能量。而且,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还是向善向好的,特别是学校的乌托邦里,还是充满着理想和美好的。但是在社会的中下层,穷山恶水出刁民,人普遍还是自私丑恶的部分多一点。
作为一个个人,我觉得一定要在这个社会唱高调,弘扬正能量,这一点永远都不能变,不能再让别人觉得自己聪明,揭露社会的本质,要知道,你在凝视深渊的同时,深渊也在凝视你。这就是为什么要宣扬论语而不是鬼谷子的原因了。因为论语代表着人性中善的方面,但论语又不是真理。
所以还是那一句话,你想清醒的痛苦着,还是虚伪的幸福着。这时候自欺欺人也是一种智慧,这就是难得糊涂,这就是看破不说破,不要觉得看透本质值得炫耀,要看透但在非必要情况下也不去说,这才是人生的智慧。有时候大家更愿意感性的活着,感性的力量甚至大过核弹,也许这些语言本身没有什么逻辑,但人们就是愿意听,并去遵循。这就是演讲稿,有煽动性。我喜欢演讲。我喜欢感性。感性也许代表着虚假,但却是人所必须的精神食粮。毛主席说过,人是需要精神的,这些精神就是感性的力量,就是超越自我价值衡量,自我利益的价值追求,这就是信仰,这才是人应该追求的吧,也是终极的幸福和人生终极的意义吧。
因为人如果活的太过清醒,总是计算利益得失,精打细算,那是会很痛苦的,即使能够得到局部最优解,但最终也会输了整个人生这个全局解。所以我特别推崇某个专家的观点,小事靠理性,大事靠感性,感性就是心的方向。
既然人性和社会是复杂的,作为个人应该选择走什么路,我觉得应该走善良之路,弘扬人性光辉一面的路,人性光辉的一面包括怜悯之心,关爱之情,劳动精神,利他思维等等,这些都是值得追求和鼓励的,这也许不是世界的本质,但应该作为每一个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的人的追求,是每一个想要创造幸福美好世界人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