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嗤之以鼻的为人与绚烂的人生境界

“人世漫长得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在信息爆炸,物欲横流的时代背景之下,是否还记得曾经抬头仰望过的月亮?当现实与理想相矛盾时,你会选择什么呢?书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选择抛弃一切,追逐属于自己的月亮。

书封面

  一、嗤之以鼻的为人和“不要命”的选择。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斯特里克兰德为了追求自己画画的梦想,不惜放弃高薪的工作,这种决定显然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未来的生活,同时,抛妻弃子的行为,也足以可见他的决绝与冷血。并且,为了自己的私欲与艺术创作,他甚至和自己好友的妻子私通,可见他的无情无义。综上所述,在现实生活中,从行为来看,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渣”,值得被唾弃。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争议点便是在这里,因为如果他只是孑然一生,他做出再离经叛道的决定都是他的自由,但是他有妻儿,那身上便多一份责任。如此以个人为中心,与我们常人                                                                                                                                                                            的三观相悖。所以我们常常能够在各个平台对这本书的书评中看到对斯特里克兰德人品、情商等等方面的抨击。

  二、绚烂的人生境界。

  我之所以用“绚烂”这个词来形容斯特里克兰德,是因为他的精神力量、精神追求是足够令人钦佩的。单单从他放弃高薪工作这一项来看,就超越了很多人。在当前社会,大多数人忙忙碌碌基本都是为了获得一分丰厚的劳动报酬,而他为了前途未知的梦想就能毅然决然地放弃,甚至到后来忍饥挨饿,生活一塌糊涂,他也从未想过放弃,可见他的坚定。

    这也是我认为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斯特里克兰德“疯狂”地追求梦想的行为对于普通人来说,足够疯狂,也足够引起读者复杂的心理。人性是复杂的,我们内心大多都不会拘束于一种性格,一尘不变的生活的确很幸福,但是我们也向往自己不曾拥有过的“远方”。加之,抛开掉斯特里克兰德在性格、为人方面的缺点,他能无视世人对他的评价与讥讽,也可见他精神世界的强大。

  “那时我还不知道一个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今天我已认识到这一点了:卑鄙与伟大恶毒与仁慈,仇恨与热爱,是可以并存在同一颗心灵里的”这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我看完这本书后感悟的缩影。人性是复杂的,从我自身来说,我也爱诗和远方,我也想追逐心中的月亮,但是我做不到像斯特里克兰德一样有割舍一切的勇气,也做不到真正的舍弃自己对于温饱的追求,我总是在捡着六便士的同时,期望月光也能撒到我的身上。我觉得这种状态似乎更符合我们普通人。人生漫长,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但是追寻月亮的勇气却很难得。

  人生会有很多个岔路口,也许每一个岔路口低头都会有数不清的六便士,读完这本书,希望我在捡着六便士的同时,不忘抬头看看月亮。


摘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