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而言,李娟真是一个谜。
我喜欢寻找能让人变得宽容的风土人情类的书籍,因为这样合适的书不好找:第一,要有温情,感觉有个好人或者可爱的人陪伴着自己;第二,展现的风土人情即使再平常不过,也要写出不同寻常的趣味,让人爱读;第三,对于这种书籍,我的需求量很大,因为需要推荐此类书的人群基础庞大,我总不能老是推来推去就那么几本书吧!
我一直认为一个真正宽容的人得是上点年岁、有点阅历的老人,年轻的姑娘怎么会那么想得开呢?李娟还真就想得开,你看看她在《我的阿勒泰》中《在荒野中睡觉》写的:“在库委,我每天都会花大把大把的时间用来睡觉——不睡觉的话还能干什么呢?……再说,这山野里,能睡觉的地方实在太多了,随便找处平坦的草地一躺,身子陷入大地,舒服得要死。”雨突然来了,而雨又经常不经意地下,怎么办呢?“我露天睡觉时,总是会用外套蒙着头和上半身,于是,下雨时,往往裤腿湿了大半截了,人才迷迷糊糊地惊醒。醒后,起身迷迷糊糊地往前走几步,走到没雨的地方躺下接着睡。”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定力和淡泊呢?
也可能,她的心态和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常年在阿勒泰的牧区与母亲一起追随牧民开商店,做裁缝,乡野简单,牧民淳朴,抬头看天空云卷云舒,低头见牛羊吃饱喝足。急也无用,随它去吧。
可是,住在自己用彩色塑料布搭的小篷子里,用塑料袋接力似地把雨水送到门外;晚上听牛角顶着塑料布不停地“唰啦唰啦”;过河时鞋子被冲走一只,干脆把另一只也送给河流……你还能依然保持着微笑坚守下去吗?可能也是没办法吧,既然来了,只能安之。
自然无意,它给予你的不只有收获,还有创伤,我们都得学会承受。谁让哪里都有天灾呢?
可是也有人祸啊,并且还是自找的呀!《在河边》一文中哈萨克七年一度的大型阿肯弹唱会来临了,哪个年轻小伙和姑娘不想去见识见识呢,李娟这么热爱生活的可爱小姑娘当然要去了。可是天天大雨,河水暴涨,没车也没路,耽误了三天啦!——“一想起这些伤心事就忍不住趴到床上号啕大哭。我妈心疼我,就找到一个当天也赶去弹唱会的小伙子,给了他二十块钱,然后满脸羡慕地目送我骑在马鞍子后面,在茫茫雨幕中远去。但是两个钟头后我又出现在她的眼前,浑身上下湿得透透的,哭丧着脸告诉她:那小子是个色狼。”出事了,看李娟怎么处理的吧。
她一个人被丢在荒山野岭,离家遥远,渡过了三条浑浊而湍急的河流,“我从岸边歪歪斜斜地站起来,吐了一口混浊的河水。眼镜还在,真是奇迹。”眼镜刚擦净又立马给雨水浇成水帘,根本来不及收拾。真想在眼镜上安两把雨刷!都这个时候了,真佩服李娟还会有此等奇思妙想。
更得意的还在后面呢,李娟从那个色狼的马背上跳下来之后,竟然还把她妈给那个人的二十块钱要回来了!真是大获全胜,凯旋而归呀!
这个小女子怎么会有这么宽广而坚韧的心胸呢?并且还处处流露出小女人才有的聪明狡猾与可爱呢。她的阿Q精神也够我学上一年了。她依然是一个谜。
闭上眼,想象李娟如果生活在青藏高原,她就会是一朵自得其乐的格桑花;如果生活在天山雪线,就会化身成一朵抗拒严寒的雪莲;来到碧草如茵的阿勒泰,她成了一株摇曳生姿的野罂粟;扎根中原,她最可能变成一株娇柔妩媚的西府海棠,在春风的抚慰中吐气如兰。
无论她在哪里,李娟都会把自己过得自在、明艳、快乐、安逸。她最大的优点不是随遇而安,而是要让自己这株野百合永远活在春天。
如果你是10岁的小姑娘,你能从这本书中看到有趣;到了12岁,你能从书中看到快乐;15岁再看,你能学到聪明;20岁重新看,“阿Q精神”估计印象深刻;30岁浏览,估计会和她一样宽容;即使到了40岁,再看这本书,依然会从这本书中得到新的体验: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