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足思考,英文翻译为“Think on your feet”,开发者是基思•司派瑟博士,是一门专注于如何快速思考的课程。作者曾担任报刊编辑、专栏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企业家、政府官员,并在多所大学执教,最终结合其数以千计的演讲和访谈,将传统推理技术和当代媒体技巧相结合,设计出“驻足思考”这门课程。
整个课程介绍了很多有效的表达方法和技巧,无论是在工作情景还是日常生活当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没有时间准备的即席发言中效果显著。接下来我将围绕这门课程,就其中促进表达技能提升的工具进行三篇系列分享。希望您学习之后,可以练就如梅长苏般的高效说服能力。今天我们介绍最重要的三个核心工具。
在表达的过程中,我们很多时候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往往将注意力聚焦于“自己有没有讲清楚”。只要觉得自己讲得清楚、说得明白,如果别人没听懂,那要么就是别人太笨,理解能力太差;要么就是对方注意力不集中,没用心听自个说话。反正不是我们自个的事。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很可能是我们沟通“失真”的关键。我们只是将沟通表达想象为“发送主题思想”,而没有想着如何帮助人们“接收主题思想”,而“接收”意味着“理解”。因此,千万不要在头脑中老把自己当做“传达者”,那样你会迷恋你自己的“产品知识”,陷入自我陶醉当中,这是很多聪明人的通病:你越明白,知道的越多,就越认定听众想要听到或者看到你的观点。其实并未如此,你应该问自己:我的听众想知道什么?
三段论自亚里士多德时代起,就一直为人们广泛推崇。它有着说服力强、富有节奏感、容易记忆的优势,因此在口头表达、文案写作方面应用甚广。时钟计划,是“驻足思考”系统中最重要的工具,也是大家日常接触最多的技巧之一,当然也是三段论的经典应用。
时钟计划,是指以时间顺序来安排你所要讲述的话题。它能够让你以最简单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构建起自己的想法。当你身处压力,没有太多时间做出响应的时候,可以将它作为首选的救急手段。
比如面试时,面试官问你:对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规划?假如你大学毕业不久,你便可以选择“一、三、五”来作为时间点展开论述:一到三年内,我将认真做好岗位内的工作,不断提升职业技能;三到五年,我会努力提升自己的管理技能,争取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五年之后,我将向更高层的管理岗位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管理能力。
再比如开会的时候,领导突然让你谈谈团队销售业绩的完成情况。你也可以按照时钟计划,分别总以往影响销售的因素、当前销售业绩的完成指标,以及提高未来销售业绩的策略,这三个方面迅速地构建回答。
运用时钟计划的关键就是选定三个有逻辑关系的时间点,比如早上、中午、晚上;过去、现在、未来;事前、事中、事后等。当然,大家在日常的表达和文案写作中,也可以多些这样的练习,从而熟之生巧。
环球计划,是以地理位置或视觉区域作为结构来安排所讲述的话题。如果能让听众看到“地图”,他们就会在头脑上和视觉上追随你的讲话。在环球计划中,最关键的就是可以让听众从一个地方转向另一个地方。国家、城市、房间等等,任何可以“看到”的地方。
环球计划使用的时机也非常关键,以下情景特别有效:1.增加视觉冲击力。假如你是一家业务遍布全国的大公司行政总监,国外客户来公司参观考察,你便可以带领客户“体验”公司三地的视觉场景:北京、上海、深圳,从而帮助他们了解公司文化,并解释不同地区运营的情况。当然也可以切换为其他的区域。2.平息紧张情形。如果你需要打消感性问题引发的紧张气氛,也可以应用环球计划来放缓互动的节奏。将讨论的概念视觉化,有助于在讨论中建立起客观上的距离感,迫使听众重新考虑选择方案。3.支持大型活动或探讨大型的话题。可以将信息分解为三个实体部分,从而帮助听众理解大型话题。比如,选取三处地方,银行、学校、机场,详细阐述政府取消安全管制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当然,环球计划的使用不仅限于以上情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三角计划,是通过方面、层面或者视角的方式来安排信息,以构思你所讲的话题的。最主要的有两种变现形式,一是通过方面或者立场的切换,二是当事人的转换。比如,凡是谈到孩子教育话题,我们便可以从教师、家长、孩子,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讲到房屋建设,我们可以就设计规划、实施建造、装潢布置,三个方面深入分析。
三角计划非常适合严肃的话题,会让谈话者给别人留下慎思、公正、系统和富有智慧的印象。同样在三个情景下最适合:1.需要表现出客观。在处理棘手话题,应对情绪强烈或者敏感的听众时。2.需要显示出慎思。三角计划能够很好地展现出你的表达是在深思熟虑之后的深刻见解,让人感觉你的表达见解独到。3.陈列观点。列举观点时,运用三角计划能够加深听众的印象,最终收获让对方难忘的效果。
三种基本计划简单实用,大家可以在日常的沟通表达中有意识地去应用实践。只有通过刻意联系,才能最终实现随意应用,练就出色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当然,三种计划有些话题也可以交叉使用的。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的“瞬间整理思维并有力表达”系列文章,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