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西游记的印象,那电视剧版西游记是绕不开的话题,语文考试中对于师徒几人的答案就是电视版西游记。不过这部电视剧的确也是经典,恐怕是几代人心中最喜欢的剧目。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形象也是深入人心,不得不承认猴王世家名不虚传,但现在他有点走火入魔了,觉得自己就是孙悟空,这有点过了。
当时看电视不过瘾,就去找原著看,虽然剧情简单,无非就是唐僧被抓获,然后妖怪等着猴哥来解救,打不过就到天上找人帮忙,救出师傅继续上路。但是小说里面各种法宝,各路妖怪神仙大斗法还是让我看得津津有味,废寝忘食。
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人生阅历逐渐丰富,慢慢地发现连妖带马这伙人并不是为了伟大的事业而去西天。他们各有各的方向和目的,而且师徒几个人格品行也并不是像语文课上学的那样完美。
唐僧是不得不去西天。想当初因为一个不小心穿上了观音的袈裟锡杖,唐王喝声彩,好一个活罗汉在世,于是就脱不下来了,等到唐王提出谁愿意去西天,他不得不主动站出来,一句贫僧愿往。回到寺庙,他和徒弟私下对话时,说受皇帝恩宠,不得不报而!说明他心里其实并不愿意,在西进路上也时不时拿孙猴子做法发泄情绪,甚至好几次为保命出卖猴子和马,被妖怪捉去后怨天尤人,经常犯嗔戒,也无慈悲大勇的举动,所作所为毫无大德高僧的风范。他去西天回归佛位,无非就是如来给他一次机会,让他带回一堆假经。
大师兄孙猴子是被逼无奈,只能陪着去西天。闹了一场天宫,失去了自由,也领悟到天外有天,一听说有这么一个获得自由的机会,马上就答应了观音,这是这种交易。然而他和唐僧处得并不愉快,观音原本以为猴子领教了佛法无边,会乖乖听话,没想到还是桀骜不驯,她不得不用掉了一个圈圈。在此插一句,如来给观音三个圈圈,观音只在猴子这里用了一个,另外两个给了黑熊精和红孩儿,并且都收回了普陀山,说明在她心里这两个妖怪的本事不低于孙猴子。孙猴子被骗带上了圈圈,只能保着唐僧西去了,从此这是他心头痛。直至封为斗战胜佛,他还在问唐僧,是不是应该把圈圈拿掉了。唐僧说,你这猴子太难管,所以只能给你套个圈,现在好了,可以摘了。其实,摘了这个圈圈,套上了另一个圈圈,那就是猴子属于佛家体制里的一员了,不能调皮了。孙猴子当初想的可能并不是这个结果,他也并不想成佛,而是想自由。佛者,自觉,觉人,觉行圆满,观诸相空相,还会在意头上的一个圈圈?
二师兄去西天是可有可无的,他在人间过得很潇洒,卵二姐过世,给他留了家产,等待取经人的无聊辰光,和高小姐谈谈恋爱,一点也不寂寞无聊。若论本事,要不是猴子提起取经人和观音,还真拿老猪没什么办法。其实论出身,正儿八经的水军统帅,论师承,正宗天罡三十六变化,论武器,九齿钉耙被妖怪拿去开钉耙大会。所以他可去可不去,路上也是懒懒散散,遇事就嘟嘟囔囔,时不时想散伙回家。孙悟空骂他,是因为猴子知道,不到西天,自己没办法解脱出来,必须走完这条路。到了西天,他最后只是搞个什么净坛使者,如来糊弄他说是这个职位可以让他吃饱。
沙僧是诚心想去的,因为他受够了每天一次的万剑穿心之苦,听闻可以免去这个苦头,忙不迭地答应了。他也知道只要走到西天就去算完事,所以一路闷声不响,反正有事情了猴子会出面摆平,而且看他在流沙河的所作所为,绝非善类。完成任务后,他被封了一个罗汉果位。罗汉,就是了却生死,免受轮回,可以受世间供养,对于他来说,是很不错的结局了。
四个人因为不同的原因走到了一起,然后完成了任务,说明一个团体完成目标,必须要有共同的利益,才能做出一点成绩。
整部西游记,我最羡慕的是大鹏金翅鸟了,真的是且自逍遥没谁管,来去如风,自由自在,要不是太过于为难唐僧,如来也不会出手降它。最后说一句心里话,西游记中各路大神的家教实在欠妥,虽然坐骑带着任务下界,帮唐僧完成八十一难的,但也不能这样随便吃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