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打误撞的追星和无法控制的后果
20多岁了,虽然日常做决定还是很冲动,但是总觉得自己过分理性,对事物没有极度热忱的态度。这个问题就总是萦绕在我脑子里:那种疯狂的热爱到底是怎么来的?是他们个性中拥有比我更多对生活的渴求和更强的情感敏感度吗?还是他们没有理性判断看清事实的能力?
因缘巧合,最近很火的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又开启一波全民选秀,跟以前的超女大有一样疯狂的态势。我怀抱着好奇心,在强烈的心理暗示下开始追女团的节目。看着看着很自然地就会有喜欢和不喜欢的区别,慢慢的开始进入了one pick状态。刚好有pick同一个idol的朋友,就相约着充会员投票了。本来是打算佛系追星的,但是好奇心使我想要去接触铁粉群体。于是我加入了核心的微博群,帮助站子为idol做事。本来是打算划水暗中观察的,但是事态的发展很快超出了我的控制。我开始不由自主地自发为idol做事,每天几十个号轮着刷票,一看到营销号就上去控评,一有活动就想捐钱,轮博。时间上的大量耗费还在其次,精神上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我开始变得暴躁易怒,很容易看对家的姑娘不爽,变成了人们眼里的那种杠精。自己的idol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还会哭泣失眠,梦里都在投票控评。本来打算呆满三个月写个粉圈3月生活记,现在实在是难以坚持。
虽然要吐槽的还有很多,但是心路历程就讲到这里,下面我想谈谈我对粉丝行为和消费社会的看法。
粉丝行为的根源
在普通人印象里,疯狂追星的人大多数无法承认事实,沉浸在个人一厢情愿的情绪之中(简称脑残)。每天好像打了鸡血一样出没在社交平台到处撕逼。但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非常显眼的,让人觉得不适的那部分粉丝。那么其他的粉丝呢?这个群体到底在做什么?
粉丝群体承担着高压力,高机械重复性的无报酬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没日没夜为偶像打榜、大量购买代言产品、为偶像控评、向路人安利(可能还有文艺创作活动)。较大的粉丝群体内部往往井然有序,有阶段性的目标(当前要务与长期目标),有不同的分工部门(组织人员,打投,控评安利,反黑......),有发展策略(如何达到一个目的),以及一套沿袭下来的粉圈理论和经验。
这是一种神奇的自组织,有着强烈的奉献精神。这种没日没夜的爆肝式战斗,可能对自己的父母和爱人也不能做到这个程度。为什么会这样为一个陌生人奉献?
集体认同感
接触过粉圈的人会很清楚,有散粉和组织粉的区别。散粉中较少有这样疯狂的行为,而且也零星点点无法形成大规模活动。粉丝集体中的人在完成当前任务的时候会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意识,当任务失败时会有强烈挫败感,而任务成功时则会欢呼雀跃,群里好像打赢了一场战役一样,甚至会有庆祝活动。在为偶像做任务时,例如控评,当你完成得优秀时,会得到他人的认可。你发自己的自拍可能一年也拿不到蹭一次热点获得的点赞数数量。在这样的奖赏机制下,对集体的认同性也满满地稳固下来。
粉圈鄙视链和消费主义倾向也是粉圈重要的集体特征。有一个粉丝群体公认的道理:如果你不为idol花钱,那不叫追星,叫白嫖。如果不为idol爆肝,怎么能算真正的粉丝。付出金钱和时间成本越多,越容易在粉丝群体里获得尊敬。不身体力行执行这套理论的粉丝虽然不至于被嘲笑,但是终归心理地位是比较低的。受益于这样的一套机制,粉丝自发性的疯狂行为实际上是为了谋求一个高的心理地位。
心理映射
前文说到,很多人对自己的父母爱人且不上心,却能对偶像如此着魔。实际上这里面含有情感驱动的因素。异性偶像更多是一种养成心态,于是会有很多女友粉妈妈粉姐姐粉的出现,这混杂了母爱与异性吸引的情愫,会为之骄傲,想要给他最好的一切。而同性偶像则是一种自我映射,深切为之忧愁,为之喜悦。对方身上可能会有自己所欠缺的那种能力,于是在他的身上能够找到力量。对方也可能与自己十分相似,那么生活所强加给自己的不公便转化成了深切的同理心。这种身份认同感进一步加深了对偶像的热情。
付出感驱动
付出感是加快感情升温的药剂。在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成本后,会产生强烈的得失心理。在偶像在不应存在的外力操纵下(资本效应和舆论效应),没有获得应有的成绩,粉丝会非常失落。但是这种失落可以一定程度地巩固粉丝的逆反心理,为偶像再做贡献,因而产生了强战斗力的行为。但是付出感也是谋杀人类情感的元凶。在付出感长时间得不到满足,甚至还一再受到外界误解的情况下,会产生极端的厌烦情绪,进而导致对其他人的强烈不满情绪,因而产生了强攻击性行为。
道德声音的淹没
在群体中,及时意识到问题并且抽身已经不易,大部分人沉迷其中,最终粉圈乌烟瘴气。因为人们缺乏对自己情感的分析认知,受情绪和环境的支配严重。粉圈生活就好比打仗,战争抹灭人性和理智,撕逼战斗也一样。当战争爆发时,士兵关于人性和道德的看法会被集体的大目标所淹没。在最高目标的指导下,人沦为了行动的工具。同理,粉丝在攻击对方时,会表现出与现实独处时完全不一样的暴躁型人格,完全无法关注事实,理解对方的处境,实际上也是因为他们有一个更加“崇高”,能淹没其他声音的目标——捍卫自家爱豆的一切权益。
这里有提出一个问题,既然有人能够看清楚这种粉丝心理,为什么粉丝不会按照道德理性去操作,而是往往走向癫狂?因为我们活在网络时代,在这个时代,对资本而言,道德不足一提,舆论可以扭转。只有流量是最终的目标。和谐相处无法带来爆炸性的流量,只有战斗可以。而粉丝,在无形之中为资本的目的服务,走在别人设计好的脚本之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宝贵时间构筑了流量爆炸时代的一点一滴。
粉丝经济的资本操控
在现在的娱乐行业,观众的喜爱并不是绝对的主导因素,资本的涌入往往可以扭转局面。这种扭转并不局限在我们所常见的那种黑幕(天使大宝贝可以当无数电影的女主角),更体现在网络时代难以分辨真假的言语,大量的水军营销号机器号,让人们无法辨别真假。我们往往在舆论的带动下,接受了资本已经写好的剧本。
当我们欣赏一个节目时,我们已经不是在评判作品的优缺点,而是在舆论风暴和镜头剪辑的带动下,在别人的主观意识引导下,对某些选手或者演员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是舆论的风暴中心。营销号就是这个时代吃人血馒头的职业,哪里有新闻就抢着上去,没有立场,只有热度。舆论和官方合作,根本没有观众说话的余地,我们可以发出声音,但是只会被更大量的数据淹没。
资本家的目的并非只是想要让有后台的人赢得最终宝座,他还需要热度,热度才是金钱的来源。于是他们设计了一波波的陷害和洗白,镜头剪辑使得有人气的选手对立。通过暗箱操作后台数据,引发粉丝间的强烈不满和对立。粉丝即使已经意识到这是资本家的阴谋也无法阻止,因为粉丝的软肋太明显太容易被抓住——维护idol的利益。而粉丝群体间的利益总是相互冲突的,一旦有小部分不理智行为就会形成粉群大规模对立的印象。事件焦点立即被转换,从公司的陷害转化成粉丝之间的撕逼。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但还是难以逃脱这个怪圈。
网络时代的工具理性
在网络时代,人类的声音显得很小很小。铺天盖地的数据量,只有那么一小部分是真实的声音。互联网本是助益于我们的工具,但是最终我们却沦为了工具本身。在网络上,人是没有人格可言的,任何话语都会被量化,被分类,所有的人都被表格化本体化。福柯在《通往无限的语言》中说到,语言是无限的自我重复,这种重复可以抵制死亡。而在数据层面而言,网络人格不会死去,但也从来没活过。
在进行粉丝的大量机械式的工作时,我一度怀疑,为什么我能够承担这样子无意义的工作而仍然斗志昂扬?推及社会,为什么我们能承担作为工业社会的一颗螺丝钉而仍然觉得这就是生活本身?想到这里不禁泪眼,难以继续。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被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所支配,人类忘记了真正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人本身。
ErinCai
201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