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认为人生是苦海,回头是岸。这种观点对于多数人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因为给人的印象太消极了。而且大家似乎是发内心的不认同,因为大家觉得做人还是很有乐趣的,并不觉得人生是苦海。但是,佛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能有几亿信徒,肯定是有其道理,难道就你聪明,你觉得信佛教的几亿人都是傻瓜?
首先我要声明我并不是真正的佛教徒,虽然相信佛教的理论,但我并不实修,要做到太难了。但还是不得不说,佛教说人生是苦海还是有其道理,下面谈谈我对人生七苦的理解。
佛说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第一苦:生
很多人不理解这个苦,因为大家觉得活着挺好,而且很多人还贪生怕死,贪生,就证明大家都希望活着,那怎么会是苦呢。
有些人自作聪明,觉得生之苦指的是生孩子,尤其是女性,认为特别合理。这个答案不用说肯定是错误的。因为佛说人生的苦,肯定是针对大众,包括男性和女性。生孩子固然苦,但也只限于女性,对男性毫无影响。
其实,生之苦,指的是求生存之苦。人为了能活着,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可能这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不能感同身受了。但是老一辈是有所体会的,我小时候经常听奶奶说起以前的日子是如何挨饿,米不够的时候要吃番薯、木薯,这已经算好的了,这是住在山里的人家才享有的生活,住在村落里的人家,是没有多余的地方给他们种杂粮的。饿肚子的时候真的是要勒紧腰带的。
奶奶还说过更为悲惨的事,就是有一年粮食欠收,眼看就要断粮了,新的粮食还没到收割的时间。问人借,那是很难的,一方面别人也没有多少的余粮,另一方面,有余粮的人家就算愿意借,也是要看人家的,如果觉得你有可能还不起,也不会借给你。这是人之常情,无需责怪。
那时候奶奶还没过门,太公当时远在泰国,当家的是太婆,带着年幼的爷爷和两个姑婆,要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最后实在没办法,才托付一个从泰国回来探亲的邻居,让他转告太公家里的情况,太公从泰国寄回一百元,从而帮助全家人渡过难关。
那个时候,一家子人就真的面临了被饿死的威胁,想想都令人心酸。那些年,每年的农忙结束,太婆都要大病一场,我虽然没有见过太婆,但也觉得她很可怜,太不容易。
如果放眼世界,想想那些炮火连天的国家,想想非洲的饥民,虽然已经是21世纪,但人类求生之苦还是远远没有得到解决。
就算是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中国的发达城市,里面的人同样还是会感受到生活的压力,只不过不是温饱的问题,是活得是否体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同样会感受到活着的苦。
第二苦:老
青春是最美好的,无论是身体状况还精神状况,都是最容易使人感受到幸福的。但是青春总会逝去。进入中年,人们会感受到身上的肉越来越多,面部的皱纹越来越多,下巴由尖变圆,买的裤子尺码越来越大。这个时候,人们不敢拍照,如果非要拍照,一定要找角度,最重要的一定要用美颜相机。为了延迟衰老,人们愿意掏钱进各种健身房和美容店。
中年只是外表不如青少年时代好看,但没有给生活带来多少麻烦。真正让人头疼的还是步入老年。力气大不如前,上几层楼都要歇几回,跑几步就要气喘吁吁,轻轻摔一下就要骨折,这些才是让人感到苦的地方。
第三苦:病
健康的人不会知道病痛之苦,一个人没有健康的概念,说明他是健康的。觉得健康很重要,说明他已经体会过病痛折磨之苦了。
如果有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平淡无味,觉得得到的太少,可以去医院走走,看看那些坐在轮椅上或者躺在床上断手断脚的人,看看那些脸色苍白两眼无神的人,看看那些不堪折磨痛苦呻吟的人,相信幸福感会增加不少。
我认识一个人,平时经常抱怨自己贫穷,很羡慕那些有钱人的生活。有一次他病倒了,而且属于慢性疾病,折磨得他一点脾气都没有。我去看他,他非常诚恳地对我说:“其实穷一点无所谓,只要身体健康就好。真的,吃少点,吃得粗糙一点,住得差一点,都无所谓。”
他是已经体会到病之苦了。对于病之苦,我也深有体会。生病之时,真是万念俱灰,什么荣华富贵在眼里都是粪土,觉得健康活着就好。
第四苦:死
这或者是七苦中人们最不愿意接受的,也是最忌讳的话题。在很多场合,都不能随便说起这个话题。即使那些表面上很讲科学的无神论者,也不喜欢谈论这个话题,因为大家会觉得不吉利。这就可以看出人们对死亡的畏惧。
尤其是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更加畏惧死亡,因为他们觉得人就仅此一生,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那是多么糟糕的事情。人活着固然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甚至痛苦,但是相比于死亡,还是宁愿活着,因为活着虽然有痛苦,至少也还有快乐,哪怕不多。所以很多人宁愿残疾,宁愿活得苟且,都愿意留在这个世上。
有宗教信仰的人,相对来说会看开一点,因为这些人相信死后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灵魂还是会继续活下去。所以这些人中,有部分人甚至是用欢喜之心拥抱死亡的。
第五苦:怨憎会
要跟讨厌的人在一起生活,也是非常痛苦的。有些人讨厌一个人,看到他就会情绪激动,或者表面风平浪静,内心里波涛涌动,心里一直想着他,一边想一边恨,浑身不自在。这种日子也是非常难熬的。
现实中有些人愤然辞职,理由就是不喜欢某人。能够把饭碗都抛弃不要,这就是怨憎会之苦。
当然还有其他情形,不能一一列举。
第六苦:爱别离
这里的爱,不仅仅是爱情,也包括亲情和友情,还包括一些别的情感,它指的是一种博爱。当然现实中可能发生比例最高的是爱情。
爱到深处,觉得它如此美好,就容易生痴,就是想永远拥有它,不想失去它。
一旦失去了,当然就痛苦万分了。
爱情、友情、亲情的失去,都可以让深陷其中的人哭得死去活来。什么体重暴瘦、伤心欲绝、万念俱灰,这些都是真切的形容词,一点都不过分。
别说人了,就说现代人喜欢养的宠物狗,因为狗只有十多年的命,主人要面对狗的自然老死,也是痛苦不堪,如丧考妣。这一切,都是因为要与爱别离了。
第七苦:求不得
这一苦,应该是折磨着差不多所有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但都不那么容易得到。为了得到,想尽一切办法,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动心动念想得到,这种状态都不好受的。纵使得到了,又会有新的追求和欲望,陷入新的痛苦中。
我认识一个农民,以前很穷苦,体力活干得多,自然很累,温饱问题也是勉强解决,鱼肉方面自然比较稀缺。我记得他当时说过:“如果有一天,我不需要干活,又有得吃,那就知足了。”
可是后来他的愿望实现了,因为他已经依靠子女赡养,农活也不用干了。但他并没有感觉幸福,因为他又开始羡慕其他人儿孙满堂而且财源滚滚了。
很多人羡慕那些飞黄腾达的身边人,认为他们活得肯定很幸福。实际上不一定的,因为那些人不会跟下面的人比,他们的眼睛盯着更上层的社会,觉得自己不算什么。
所以说知足常乐是对的,知足了,就是无所求了。
说得人生如此之苦,难道人生真的没有美好之事?没有值得留恋吗?其实也不是,千万不要这样认为,我相信佛祖也不会这样认为。人生的确存在很多美好的值得留恋的事物,如青春、爱情、友情、亲情等等。
但是有没有想过佛祖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想到出家,他当时是一个部落的王子,金钱、美貌、权力、地位、青春、该拥有的都拥有,为什么要抛弃这些东西不要了呢。他当然是认识到人世间美好的东西,但他有一点不同的是,他享受这些美好事物的同时,他意识到这些美好的东西虽然美好,但并不会持久,终将失去。
青春虽然美好,但人始终会老去,会生病,最终还会死去。跟妻儿共享天伦之乐固然美好,但这些关系也不会持久,始终会有人先走,到时候什么都会失去。
所以佛祖才会想搞清楚人世间这些事物的本质是什么,真相是什么,是谁决定这一切。他觉得在家是找不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的,于是离开家,独自寻找答案去了。
既然人生不完美,我们该如何做呢?难道大家都不工作了都出家修行去?不可,也不必,修行未必就要出家。只要你想修行,处处都可以修行,而且在生活中修行效果比在深山中修行好得多。因为在家修行,面对的挑战会更多,受到的考验更大,含金量就更足。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就是这个道理。
说到修行,其实就是修心。无论任何事情,都能平常心对待,情绪平和,得失坦然,荣辱不惊,就是一种可追求的境界。做不到,往往是因为没有看透,还让自己沉迷在人生的戏里,以为戏里扮演的角色就是自己。能跳出戏外看自己和他人,知道那是一场戏,终会结束(人会死去),自然会恬淡很多。
但这不是觉悟,不是佛,只是一种较高的人生境界而已。这也不简单了,因为知易行难,人还是容易入戏。某个时间明白了,但现实中发生一些事情,马上就忘得精光,该干嘛还是干嘛。觉悟是什么,佛是什么,我不清楚,不敢胡说。
这是我对佛教的一些粗浅认识,仅供交流,求大德大神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