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鼓励孩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人生中的许多挫折和失败。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的往前发展,教师就需要起到相应的作用。教师在学生出现困难的时候,应该在背后支持鼓励孩子,让学生对学习生活更加充满信心。不过教师该如何鼓励学生呢?
王老师在讲座中给我们讲述了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区别。固定型思维的容易习惯于给自己设限,总把失败原因归于外界。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敢于挑战,总能含笑地面对挫折。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会分析学生的思维模式,然后根据学生的模式采取不同的评价和鼓励。
鼓励孩子其实并非我们想象地那么简单。它是种技术活。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你真棒”“你真优秀”等语言。可这看似表扬的话语其实对学生的影响并不大。因为这并不能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鼓励孩子努力比表扬孩子聪明的教学影响效果更好。
鼓励不以结果为导向,多鼓励能让孩子产生自信和勇气,这样孩子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就会拥有更强的克服能力。而表扬的坏处是让孩子错误地以为,他们所做事情的目的是寻求别人的肯定,他会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容易产生虚荣心,将来一旦遭遇失败往往不能正确看待。
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样才可以达到让学生更好的成长的目的,避免学生的成长受到不良影响。为了营造一种滋养的氛围,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与“养育者”之间的联结,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
在本次讲座中,王老师主要讲授脑科学与教学的联系。她用自己的教学经历告诉我们该如何营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是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例如可以用背景音乐制造放松的环境,课堂上安排学生静思的时间……其次是管理人的情绪情感。相对物理环境的创设,情绪情感的的管理难度大的多。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这就决定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教师的劳动过程是培养人的精神生产的过程,不同于物质生产的操作过程。因此需要讲究科学与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各种问题是毋庸置疑的。那么面对这些问题的产生,我们教师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一致的。把问题生叫出来然后进行个别谈话,问问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可听完老师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这种习惯性教学方式很容易把学生带入到“过去”,于是学生很有可能就跟随你的思路,去寻找各种的理由去开托。来掩盖自己犯下的错误。这就是一种所谓的问题框架。那面对孩子的犯错,老师该如何去正确的教育呢?其实我们可以采取结果框架。问问学生在这一次犯错之后,下次该怎么做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便把学生带入到了“未来”,让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总而言之,在学生犯错时多问怎么做,少问为什么。在学生成功的时候多问为什么,让学生总结自己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