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今日简史,昨天我们说到了领导的认知障碍,站在权力中间,听不到真话,对世界的看法会极度扭曲,但如果勇敢的到周围去走一走,又会浪费掉大量的宝贵时间,而且情况会快速恶化,根本没有时间让你去慢慢的认知。作者给了一个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根巴菲特说的守住能力圈是一个道理,你只有认为自己无知,才能去找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否则总是让打乒乓球的管足球,他能管的好才怪。
我们面对纷繁芜杂的问题,通常都懒得去想,更懒得去深入了解,于是我们会天然的做四种选择,第一是把问题简单化,脸谱化,就跟我们的电视剧一样,你上来会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坏人注定破坏好人,好人最后取得胜利。这样一来整个复杂的冲突就变得简单了。第二,把重点集中在故事上,如果你向大众列出数据和逻辑,那么根本不会有人听你瞎哔哔,大家更愿意听的是某个孩子心酸的故事,更愿意相信有些人违背了道德,大众非常善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审判别人。于是你只要抓住这个点,精准打击,就可以操控大众情绪。比如之前有人发动舆论,说姐姐病危,号召全社会捐款,结果这家人拿这个钱去给弟弟治疗唇裂,瞬间就把舆论点燃了。后来一调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人家治疗唇裂的钱是嫣然基金出的,姐姐的社会捐款全都用于治病了,并且还只是杯水车薪。第三种方法是各种阴谋论,比如写一本书,说美联储的背后是某个神秘的家族操控的,全球20位亿万富豪,操纵了国际经济关系。大家听这些阴谋论很上瘾,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过的不幸福,而我不幸福,并不是因为我懒,而是因为有害人总在害我,阴谋论就为这种懒惰,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借口。第四种方法,就是创造一些教条,用一些过去的东西,来分析当前世界。比如动辄就老子曰,庄子曰,孙子曰,老装孙子曰,这是我们过去上千年来的习惯,一直传承至今。
这四种方法,便于我们解释复杂的未知的世界,找到看起来合理的借口,但是其实根本就是将价值观引向歧途。世界上没有单纯的好人,也没有脸谱化的坏人,一切都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
但是,智人天生就是讲故事的高手,我们创造并相信虚构故事的能力越高,就越能发挥更多的能力,从石器时代以来,人类就不断的自我强化,用神话故事来加强团结协作,或者说智人之所以能够征服地球,就是创造并传播了大量的虚构的故事。宗教和假新闻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10亿人相信了上千年的故事,而后者是1000人相信了几天的故事,仅此而已。
所以当一个政客要宣传一些东西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锁定几个重点,然后不断的重复,最重要的是加入一些神话的色彩,才能让那些愚昧的人相信,比如2000年前,犹太人反抗罗马举行的犹太大起义,就是因为相信上帝会为犹太而战,所以才敢于以卵击石,去跟无敌的罗马帝国死磕,但结果上帝并没有出现,起义也失败了,耶路撒冷被毁,犹太人从此四处流亡,中国也是如此,陈胜吴广起义前,也要在鱼肚子里找个纸条,刘邦这种文盲也知道弄个斩白蛇起义的小故事,反正就是告诉你们我是神,我有神的庇护,跟着我造反没错。
现代人听上去,觉得这一切很弱智,但是你别高兴太早,也别有自豪感,我们也依然正在被这种神话故事所洗脑,比如钞票,他其实就是一张纸而已,没有任何价值,大家之所以使用他,是因为你相信,别人也相信他。而这个纸币的所谓价值,其实就是一场虚幻的故事,是国家编出来,强加给你的。
而作为一个学者,大概总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为了真相服务,还是为了当权者服务,他究竟是要让所有人相信同一套故事而团结起来呢,还是让所有人知道事情的真相,或者干脆说,让大家都知道真相,是不是真的会更好。起码就货币这个事来说,大家知道真相,都不使用纸币了,那么经济必然发生严重的倒退,很显然知道太多真相,并不一定都有利。宗教也是一样,劝人向善,修来世,似乎并没什么不好,反倒是你唯物论了,破除了一切宗教迷信,大家什么都不信了,那么最后金钱就变成了唯一的信仰。所以最后中国社会就变成了,只要赚钱,什么缺德事都敢干。说白了,就是因为信仰缺失了。无所畏惧了。
所以站在群众的角度来说,傻一点似乎没什么坏处,但如果站在自己的角度,那么思考点就不一样了,你要让自己避免伤害,就应该尽量多的弄懂一些事情,了解真相,才有助于你在人生的排位赛中胜出。否则你永远都会活在认知的底层,那么生活状况也只能在底层。你如果想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必然要付出一些昂贵的代价,这个代价不止于金钱,也包括智力和时间,如果你总是得到免费的便宜的二手信息,那么和可能你就是那个商业世界的产品,是别人希望骗到的傻子。
人类之所以能够控制世界,不是因为我们发明了刀子,杀死了猛犸象,而是因为我们能够操控心智,有了心智,我们才能想象出任何东西,并把它制作成为各种各样的工具。所以如果回归到我们最初的那个话题,机器人会取代人类吗?那就要看他是否能产生心智?而机器人的心智,或许也是人类心智所控制的某种产品而已。换句话说,即使机器人有心智,也是我们想让他有才有的。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快速变化,所以一些东西并不适用了。假设回到1000年前,1018年,我们是宋朝,虽然你不知道未来50年会发生什么,但你至少可以肯定,1050年,大多数人仍然是农民,皇帝还是要靠军队打仗,男人的地位还是比女人高,人类的预期寿命也还是只有40岁。所以穷人的孩子,就该学习种地,有钱人的孩子就还是要学习读书写字,很多长辈会告诉你,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是站在现在的时点,2018年,你怎么看未来的30-40年,一切都不确定了,到时候还需要农民吗?甚至连工人也许都会被取代,我到时候还能干点什么?社会流行什么语言?全都不知道了,甚至到那时候人的平均寿命你都完全不晓得。我们今天所学的一切技能,到那时候恐怕都不适用了。
今天我们被大量信息所淹没,你只要想看想学,似乎什么都可以轻松获得,但是那些信息是未来有用的?没人知道,学校里的老师更不知道。那么我们现在到底该做什么,许多教育专家认为,现在重点是4C,批判性思考,沟通,合作和创意,说的宽泛一点,学校现在不要再看重特定的技能教育了,因为那些玩意都没用了,现在要强调通用的生活技能,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学习。而不是学习知识本身。这句话老齐觉得太重要了,再重复一边,当前这个社会学习的意义在于,要知道如何去学习,而不只是学会某项技能本身。所以在老齐这里读书的朋友,老齐能够帮助大家的是,让大家学着如何读书,如何思考,而不仅仅是把书念给大家听。
因为世界变化太快了,你今天学的东西可能明天有用,后天就过时了,所以你必须知道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反倒是一切固化下来的东西,都将在快速的变化中烟消云散。
在过去人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习和工作阶段,从学校学习认知,然后在工作岗位上学习基本技能,第二个阶段是闯荡世界,通过你之前的积累,有了选择工作和就业的机会,到了21世纪中叶,这种模式将无以为继,因为世界变化的太快了,时不时就要推倒重来,以前学习工作中的积累,经常要被清空,这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那么一些舍不得放下的人,往往就会被时代所抛弃。比如现在就有很多在公务员或者国企岗位上追求稳定的人,工作十几年之后,发现收入下降了,但再想离开,已经走不掉了。所以在21世纪,追求稳定是最毒的毒药。也是一种奢侈品,你无福消受。唯一能让你保持稳定的,就是你跟着这个时代,一通成长。跟上时代的步伐,才有稳定的工作机会。那么明天我们再来讲讲,如何调整心态,始终保持在正确的道路上。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