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爱回忆过去,怀念结婚前的日子。
那时,和父母弟弟妹妹生活在一起,一家人相亲相爱,其乐融融。
尤其是过春节的时候,爸爸领着弟弟贴春联,把裁开的春联摆一炕,找横批,抹浆糊,然后俩人合作贴到窗户,大门,猪圈等地方,虽然正是天寒地冻的季节,可愉悦的心情让人忽视了寒冷。
此时,妈妈正为我们准备着丰盛的佳肴,我负责打下手。(我们这里习俗是除夕下午一点左右吃一顿饭,半夜接神时再吃一顿)
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桌旁,吃着妈妈为我们做的美味,暖融融的屋子里充满浓浓的亲情。我最爱吃妈妈炖的排骨了。因为是自己养的粮食猪,本身就带着香味,加上妈妈的精心烹制,美味啊!夹一块放进嘴里,牙齿一咬,骨肉分离,吐出小骨头,享受排骨肉,满嘴留香。
晚上,我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看着联欢会,(那时,智能手机不普遍,人们过年还是以看春晚为主,春晚的确是一道精神上的大餐)吃着水果糖块,磕着瓜子,评论着节目好坏,很快就到了半夜。
爸爸领着弟弟出去放烟花鞭炮,我们也跟着跑出去捂着耳朵看,这时,妈妈肯定是边煮饺子边叮嘱我们多穿衣服,别冻着,她只是偶尔出来看一眼。我们看着,欢呼着,比较着哪家的烟花绽放得漂亮。
有时还会发生点小插曲,烟花落下来引燃了谁家的柴禾垛,左邻右舍七手八脚齐上阵,火很快就扑灭了。
吃年夜饭了,大家都盼着吃到带硬币的饺子,预示好运嘛。我们经常问妈妈,哪个饺子是啊?长什么样啊?有时吃完了在锅里还捞出来硬币呢,原来是包硬币的饺子胀破肚了……后来,虽然都长大了,但在除夕,妈妈还是会给我们姐几个压岁钱,在父母心里,我们永远是孩子。
接完神了,吃完饭,春晚也结束了。我们边感慨着时间过得真快,边睡觉去了。一觉醒来,新的一年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曾经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日子,让我永远怀念。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