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一下子充满了怀疑,就赶紧问了旁边的女士,她说还没到站(我这才安心),还连忙解释到曼城的公交车一般是不会报站的,所以必须记住你要下车的地方并提前按铃,司机看到前方的显示屏有人按铃就会知道下站需要停车。
她解释的非常清楚,我也非常明白,可内心是逐渐崩溃的节奏(我怎么记得,在我看来每一站都没啥区别啊,又没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物,这不迷路都不正常啊)。
我对女士说“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一开始会用手机里的地图进行站点追踪,等后来坐的久了就习惯性的记住了”女士答。
我直呼到:“好明智的方法,可是我来这之后才发现手机的地图打不开了。。。。”
女士回答: “那问司机或者其他乘客就可以,她们如果知道都会帮你的,你要做的就是持续的问”
我:“哈哈,这样,好的!”(我满脸开心却内心很无奈的回答)。很明显,接下来每次坐公交车的时候我都要勤奋的和乘客及司机聊天,要不然分分钟就会迷失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顿时感觉心好累。。。。没过多久,她就下车了,下车前还特意的提醒了我---我的那站要10多分钟才会到,而且是曼城的公交车总站,不用担心会坐过站。最后非常感激的对她说了谢谢,祝你拥有美好的一天~ 那时感觉这位女士如天使一般的陪我坐了几站地,仅仅一面之缘,却毫不吝啬的回答了我一个又一个问题,比度娘还有耐心,连曼城公交车办周卡和月卡可以省钱的方法都给我科普到了,我想如果和她聊得再长一点时间,我还会懂得更多,给她大写的赞!!!
巴士逐渐在向总站靠拢,沿途看的最频繁的是各种炸鱼薯条店、星巴克、麦当劳等等,直到最后一个星巴克的时候,公交车也开到了总站,有的乘客已经做好了下车的准备,在车停好的时候,其中一名乘客已经走到了车门口处,然后对司机说了句thank you这才下车。初来乍到,地方的习俗、礼仪也是需要关注的,经过观察,每位乘客下车的时候都会微笑的对司机说thank you,我就照做了。司机也会礼貌的回应“you are welcome, good luck!”
当地的礼仪的确是从生活中的细节体现出来,之前的我总会觉得英国礼仪只有在吃饭或正式场合才会多加注意,原来生活中是处处有礼,不是形式主义,而是渗透到每个当地人的血液里,已然变成一种生活习惯。这倒不算是崇洋媚外,而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礼仪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把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素质的尺子。(仅个人观点)
满心欢喜的到达picadilly garden了,随处可见的汉堡王、星巴克和大型超市,还偶遇了一家琴房,进去溜了一眼。
超市自动感应门也比较普遍,连续逛了几个超市,都没有看到一见钟情的食品,勉为其难的才买了一盒三明治(因为超市的三明治很少带菜叶,看着有种食不下咽的拒绝感,突然发现国内的三明治还是很接地气的),老板很认真的在给我找钱(几张纸币和一堆零钱硬币)。
像镑的标示我还认得,比镑和便士再小一点的标示我就不认识了(所以以后买东西需要用零钱的时候我都会伸手给收银员看,他从我手中直接拿走硬币就可以,我也相信他们不会多拿,通过这种百分百的信任买东西的方式在英国每天都在为我所用,不禁为自己的智慧打call,其实就是懒。。。)。 在寒风中啃完一个三明治,就继续踏上了问路之旅,看到一个车站旁有几个女孩正在聊天,我就直接走到她们面前开始问路,其中有一个女孩尤为热心,直接给我带路到我需要乘坐的公交车面前,昂首阔步走路起风的女子,颇有正义大侠的王范。我在上车前对她真诚的连声道谢,感谢在曼城遇见你。然后我就继续第二段也是最后一段的去程。
第二程就是去往将进行为期一周语言学习的学校了,刚上车的时候我就开始和司机进行Q&A的环节。
“请问这会去往Wicbraham Road吗?”
“是的”司机回答。
“好的,一会要到这站的时候您可以叫我一下吗?”
“没问题”司机回答。 然后我就一脸傻笑的找个靠窗位置坐下了,一想到坐上了对的车而且还不用担心下错站,内心的喜悦还真有点压抑不住(当时的感觉只有自己能懂啊),也是直接用上了了第一程的善良女士给我的坐车tip--- keep asking。 行驶了一会,公交车在某一站停了下来,奇怪的是司机也下车了,而我就一直默默的看着,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本文最后一图有小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