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五到六个春天,快乐而爱怜地观赏第一棵白屈菜开花到玫瑰绽放花蕾,谁能说这是短暂(而非长久)的幸福?五到六次,地球换上奇异的新装,那种语言无法描述的美丽和可爱展现在我面前,供我欣赏。想到这些,我甚至害怕我要求的太多了。 ——by 一名两次婚姻失败、常年贫困抑郁,最终病逝的作家
这是第一本让我生出“随时带在手边翻看”的念头的随笔集。
本文内容:所读所感、总结评价
本文中,
“我”:《四季随笔》一书中主人公的视角。我:代表本文笔者视角。
书名:《四季随笔》
作者:乔治.吉辛
所读所感
1.写作:时常书写、偶尔创作、往往被迫
一个多星期以来,我没碰一下笔。七个整天,我连一个字母都没写。
作者以四季的顺序组织了这部散文集,并将引文作为了《春》中首篇散文的第一句。
为了解除读者对于“我”身心抱恙的疑虑,“我”在文中坦率交代了自己和写作的新仇旧恨——长期以来写作都是“我”唯一的营生,为了生存,“我”必须面对令我害怕的“不得不用墨水去涂抹的白纸”。
值得庆幸的是,尽管“我”把“乱糟糟的文学竞技场”看得“比任何职业都卑下和低级”,滋生于贫困的偏见并未阻碍“我”抒发内心对生活的感恩和对自然的热爱。
对于写作——尤其是自发的写作,“我”的态度无疑是直率的:
为什么一个人因为写作,即便是他写出了不朽的文字,就应该由于被世界忽视而愤怒呢?谁要求他去出版作品了?谁保证要读他的文字了?谁又承诺过他,又不守信用了?
“我”厌恶受迫写作,却对写作无法获益并无怨言。
这一点令我颇为惊讶:一个“不得不”写作、自认为“侍候了一群主子”的作家,竟能将艺术定义为“对生命激情令人满足和持久的表达”,最终甚至“享受到主宰生活的力量感和享受生活的敏感性”的状态,与其说是大自然的感召威力无穷,不如说,是作者自带透过潦倒贫苦去欣赏生活的乐观。
以他对写作的看法联想到自身时,我难免生出一些惭愧来:那些因无法推脱的缘故写下的文字,即便唯恐辜负嘱托,也有未及尽力的,偏还“把被迫当做借口”。而自发写出的文字呢,说是遵照初心肆意而为,又要为阅览和点评量劳神,有时甚至生出抱怨。
昨天在写作群里老师问到了写作的初心,我回顾提笔最初的缘由,不免为如今的怠惰而汗颜,对文字是否能为我博得嘉许也不甚在意了——正如“我”所说,那些和市场经济毫不相关的“感情和思想的自然勃发和顿悟”,仅凭能够拥有,就足以使我感激了。
而这,正是这本书带给我的平静。
2.阅读:总是痴迷,偶尔疏忽,常有牺牲
不喜社交、因受早年贫苦生活、而并不自认为性格讨喜的“我”,在阅读这件事上却显得非常可爱。“我”不仅感激自己有心情享受文学作品、并能吸收其精华,甚至在自己喜欢的书册面前也会雀跃地像个迷弟:
啊,打开最后一层包装,看到书籍第一眼的感觉!那扑面而来的新书的气味!那镀金的书名!眼前是一位我众生倾慕的作者的作品!而我从未有幸阅读过!我虔诚的拿起它,轻轻的打开,我的眼睛因兴奋而模糊,我读着一章一章的标题,期待着阅读之时的享受。
刚读前几篇散文时,我便被本书的轻而易举地吸引了——对生活的欣然描绘伴随着对“不得不写作”的厌恶,使在字里行间自我抒发的“我”看起来多么的傲娇啊,但那毫无掩饰的对艺术和自然的热爱又那么诚挚,使他的文字令人爱不释手……于是我也能在阅读本书时体会到他在阅读心爱之书时的感受。
另外,“我”对书的态度在旁人看来或许还有些矛盾:对自家小图书馆漫不经心、疏于打理而导致图书磨损伤残、甚至在打包时被钉子穿透,却愿意为书节食,甚至肯忍受因出不起路费而只能自行多趟搬书回家的苦累。
支撑“我”顶着旁人蔑视,在旧物中翻找书册的不只是对书籍的喜爱,还有这样热烈的信念:
假如我能和这些学者一样知识渊博……蔑视又算得了什么呢?对知识的渴望永远都不会过时,这些学者在我面前树立了一个像不熄的圣火一样的榜样。
我对书籍的痴迷和虔敬远逊于他,他让我意识到能生活在一个文学经典充足而阅读简便的时代是多么值得感激。
3.生活:偶尔无奈,时常欣喜,总是感激
在春天的早晨,有多少人能有这样宁静的心态,能够把自己全身心地沉浸在享受辉煌的天空和大地所带来的快乐当中?……我的命运比普通人好的太多……
这样的文字,出自一个19岁时因偷窃(为帮心爱之人赎身)被抓入狱、第一任妻子酗酒而亡、第二段婚姻也并不幸福、一生抑郁潦倒、最终于46岁病逝的作家。
这么一部恬静安宁、被认为与《瓦尔登湖》其齐名的半自传散文集,如今静静地躺在我的桌子上,而我很难从全书中找到连篇累牍的抱怨、哀愁、对命运的泣诉,只有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叶子和花朵、歌唱的鸟儿、柔和纯净的蓝天。
即便是《冬》的部分中作为告别的最后一页,也只有欣慰平静:
作品充满了缺陷,但我在环境、时间和能力允许的情况下,真诚地尽了最大努力。我将这样活到生命的最后一小时……没有遗憾,只有满足,迎接那永恒的休息。
总结评价
1.这是一本以春夏秋冬四部分组织起101篇日记散文交杂的半自传式散文集,作者在书中虚拟了亨利.瑞克罗夫特这个人物,写的却基本是自己。
2.作品文字优美流畅,内容包含了作者的经历、对阅读、写作、人生、自然、艺术,还有对英国风俗的思考,他乐观柔和的笔调能让人感到心情平和宁静。
3.如果读者喜欢散文,推荐一读。我打算把这本书列为“手边书”。
谢阅
偃思——文章健身房——十全大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