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溪书院,昔日门匾已难寻,只剩残垣断壁的书院。
位于小马站19号之二的清代濂溪书院是周敦颐在广东的后人所建的宗族祠书院。据记载,上世纪90年代,这里的头门石额上仍可有“濂溪书院”四个字,如今石额已不见。老墙上两个并不显眼的麻石碑分别镶刻着“周濂溪公祠地墙界”和“周濂溪祠后墙界”,让人依稀推测出这里曾是纪念周敦颐的宗族祠书院旧址。
行走在广州城央的北京路商圈,绕过熙熙攘攘的步行街,一个转身,便能与流水井、大马站、小马站三条南北走向的街道不期而遇,这里曾云集了数百家书院,街巷连片,钟灵毓秀。宁静的古书院群与喧嚣的北京路一巷之隔,形成了广州独特的人文景观。
“龙藏流水井,马站清水桥”,这副对联巧妙地将西湖路一带的5条街名镶嵌其中:龙藏街,流水井,大马站,小马站和清水桥。正是在这里,以清代广州府衙为圆心、辐射四周约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形成了一个全国罕见的书院群。
数百年前,四里八乡的宗祠子弟赴广州赶考,到书院落脚;新中国成立后,这里逐渐成为了杂姓居住的居民大院,让高冷的书院增添了街坊气息,沧海桑田,书院的变迁也带上了时代的烙印。
上世纪60年代,广州房产管理部门集中了一支四百多人的房屋修缮队伍,帮助居民改建和整修祠堂、书院,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通过改建、整修,书院变成了新宿舍,这在当时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书院变身宿舍,昔日学府俨然变成了“七十二家房客”般的大杂院。由于未得到广州市文物部门的认可,当时,古建筑书院出现了大量拆迁、征用、改建的现象,随着城市改造,不少书院拆迁在即。
【小知识】
什么是书院?
书院,指古代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官学(国学、乡学、社学)和私人授徒(私塾)性质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制度。
“书院”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发展到北宋初期,书院已经十分兴盛,多用作民间讲学之地,教学功能凸显,在全国各地都有书院设立,当时白鹿洞、岳麓、嵩阳、睢阳四大书院,聚集了弟子数百甚至千人在内讲学。
书院学什么?
以粤秀书院为例,其办学宗旨是“处则为正士,出则为良臣”,为此,书院教育一为道德教化,二为应试科考。
宗祠书院:“以德为邻”。清朝中期,大批合族祠“书院”出现,这些书院大多修建在粤秀、禺山等官办书院附近,形成了全国罕见的书院群。之所以如此选址,位于广雅书院附近的陈家祠有此记载。
在《陈氏书院记》中有两句话道明真相:“何取尔?取其与广雅咫尺也。”“与德为邻,不啻置身广厦矣。”可见,陈氏族人选择在邻近广雅书院处建造“陈氏书院”,希望“与广雅咫尺也”,能够与广雅为邻,也就是“与德为邻”,陈氏子弟也因此“不啻置身广厦矣”。
同样地,位于原南海学宫之侧的清代吕氏家族书院的渭滨书院,有对联曰:为王者佐,近圣人居。同样说明了“与德为邻”的教育逻辑。